英国殖民者认为时母是其殖民进程的威胁;这一情绪被孟加拉革命者充分加以利用——他们将时母重新塑造成抗争的象征以及人格化印度的化身。从1878年建立的加尔各答艺术工作室所出品的版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转变。下面这幅版画从1878年一直发行至1905年之后。这一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削弱日益高涨的独立运动将孟加拉分割成东西两部分。这幅版画因为其画面上被斩下的头颅看起来很像是英国人,从而受到了严格的审查。
流行版画《女神时母》,加尔各答艺术工作室,石版印刷,加尔各答,孟加拉邦,印度,约1885至1895年
怛特罗艺术
不论是在1947年印度独立前后,还是在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独立之后,南亚的艺术家们一直在前殖民地艺术的基础上,创作表现现代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其中很多人受到怛特罗中关于社会融入和精神自由的启发。在20世纪70年代,新怛特罗运动的艺术家们使用怛特罗符号与全球现代主义的视觉语言——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进行对话。
比恩·德(1926–2011),《无题》,布面亚克力,1974年,版权所有©️ Biren De
这幅孟加拉艺术家比恩·德(Biren De)的作品明显受到了曼荼罗中安置诸神的同心圆结构的影响,其中心点也可以理解为宇宙的诞生。
怛特罗在西方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英美,怛特罗被解读为可以启发反资本主义、推崇社会生态主义以及自由爱情理想的一项社会运动,对激进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怛特罗被重新定义成“欢喜派”,以此来反抗对性爱的保守态度。下面这幅伦敦设计师的作品正是以怛特罗欢喜佛为灵感而创作的。
Hapshash and the Coloured Coat 设计室(Nigel Waymouth,1971年生;Michael English,1942-2009),《怛特罗爱人》,《Oz》杂志内页海报,伦敦,1968年
色彩本身并没有情感,但我们的情感却总是充满了色彩,艺术家常赋予不同的色彩以特定的思想、情感内涵。对某种色彩的偏爱,往往反映了不同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状态。
原标题:来自秋日的艺术灵感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一刻,我已等待得久了
北京头条客户端2月18日消息,中国铁路文工团著名评书艺术家田占义先生因急性心肌梗死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18日10:50在北京301医院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