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空前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带来一股建筑热潮,让中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建设基地。经过多年专注于城市巨型工程和多由西方建筑师设计的壮观建筑作品之后,独立于国营设计机构的年轻一代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一场反思。这些建筑师对全盘推翻中国城市结构及数百万人日常生活的“白板式重建”提出挑战,他们倾向于采用相对较小规模的干预,以寻求与已有建筑环境和既定社会结构的有益互动。
MoMA将于2021年9月18日至2022年7月4日期间推出展览《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中国近代建筑展》(Reuse, Renew, Recycle: Recent Architecture from China),展出来自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八个专案,参展方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业余建筑工作室(王澍、陆文宇)、创盟国际 (袁烽)、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柳亦春、陈屹峰)、DnA建筑事务所 (徐甜甜)、朱锫建筑事务所(朱锫)、直向建筑事务所(董功)和阿卡汗奖得主标准营造事务所(张轲)。展览涉及的议题从对旧工业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诠释,以及如何以非干预式的建筑置入来振兴乡村或整个地区的经济等,探讨他们在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这是MoMA首次推出中国建筑展。经过为期四年的研究计划,包括与建筑师们的广泛沟通和对所有参展项目的多次实地考察,本次展览将呈现包括模型、图纸、照片、视频以及近期收藏的约160件中国当代建筑作品的实体模型。展览由菲利普·约翰逊建筑与设计总策展人马蒂诺·斯蒂尔利(Martino Stierli)和建筑与设计部策展助理 Evangelos Kotsioris策划,上海同济大学李翔宁教授担任策展顾问。
旧的建筑
大舍建筑事务所,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
2012-2013;摄影:苏圣亮
说到城市的“回收”,对旧的或废弃建筑的再利用并使之重生是非常典型的一类案例,这次展览中就有龙美术馆、池社和阳朔Alila糖舍酒店这三个专案。
位于上海徐汇区黄浦江畔的龙美术馆所在地以前是运煤码头,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大约长110米、宽10米、高8米的煤料斗卸载桥,和2013年建成但废弃了的地下车库。大舍建筑事务所有机地结合了这些新旧工业元素,增添的一系列不同高度和方向的“伞型拱门”交错成一片日光明媚的拱形展厅“森林”,与保留下的卸载桥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车库也被改造为地下展览空间。
同样位于徐汇区西岸文化艺术街区的“池社”画廊,原本是一个破败的旧仓库。袁烽和他在创盟国际的团队保留了旧建筑的外围护墙体,将回收自老建筑的古老灰砖和先进的科技砌筑技术结合,让砖构这一古老形态融入当下新的时代中。展厅主入口处上方的墙体营造出微微隆起的曲面形态,既可作为主入口的标识,还可以作为雨棚使用。
直向建筑事务所,阳朔糖舍酒店,阳朔,桂林,广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