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景观是校园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特色载体。作为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地域物质文化与地域精神文化、民族物质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尤其是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学校地理环境、学校办学目的、学校发展方向、学校发展方式、学校性质、教学需求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更取决于诸如文化传统、地方风俗礼仪、学校历史、校园学风等人文因素的积淀与刻画。可以说,在每一个校园的建筑景观表现中,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了与校园建筑景观表象相关联的文化背景,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学校建筑景观,把握其生成发展的规律。
学校建筑景观的文化心理
建筑景观的形成,伴随着一个民族文明的产生,经历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的早期,处于氏族部落、奴隶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物质资料的匮乏、地理环境的限制,其极为简单的建筑景观类型、建筑景观形式更多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且在这一发展阶段,景观建筑作为各个民族或者不同区域内各个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结构一部分的外表特征,即建筑景观文化的个性特征,尚未完全形成。建筑景观所表现的更多是实用价值的区别、地域之间的差别,而非民族审美价值取向上的差别、民族人文意义上的差别。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有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的建筑景观才逐渐在共同地域环境适应过程中、共同语言环境构建过程中、共同经济生活环境与共同心理素质构筑形成过程中定型。当这种表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建筑景观定型,即当建筑景观日益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的符号意义或象征意义时,它就被这一群体所认同、所理解、所接受,并反过来成为强化这种文化认同或共同文化心理的有效手段与途径。换言之,当某一地域多样建筑景观中的某个建筑景观或某些建筑景观群被周围或其他地域的人接受,这种建筑景观就会被普遍营造,进而作为一种共同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或地域文化符号被认同,并得以积淀,而后在不断选择那种能够明确表示本地域文化特色或本民族文化个性的建筑景观过程中,使其成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特有的外部表现或者象征符号被长久地固定和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