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虹星桥镇港口村家学养正馆内,来自虹星桥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体验传统滚铁圈。该馆由老建筑修缮改造而成。谭云俸摄(人民视觉)
小朋友在瓯忆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夜宿博物馆活动中找寻瓯窑古董。来源:农民日报
近年来,“文博热”席卷中华大地,在广袤的乡间,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蓬勃生长,成为亮眼的人文景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乡村博物馆在传承乡村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热潮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
扎根乡土,留存文化记忆
走进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东红村,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在这个面积2.2平方公里的村落中,分布着8间乡村博物馆。舂米机、捕鱼船、纺车、煤油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展示着当地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
东红村历史悠久,村庄原始面貌保存较好,有百年以上古民居600多间。在2018年开展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中,东红村修缮恢复560余座古民居,维持其原有格局,以利用促保护,打造了“民俗嫁妆”“竹编家具”“龙舟文化”等8间各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馆内的展品大多是“三清三拆三整治”时村民们清理出的农具、旧家具、日用品等,这些老物件在乡村博物馆中“变废为宝”,作为村史民俗的见证,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风景秀丽的浙江杭州超山风景区东园东侧,3座明清时期的徽派老房子静静矗立,这就是江楠糕版艺术馆,今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乡村博物馆名单中。这是一家专业收藏糕点制作模具的博物馆,藏品多达6000余件,除了常见的木质糕版,还有瓷质糕版、南唐年间的石质糕版等。馆内展览讲述了糕版与风土习俗的密切关系、糕版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糕版文化。
博物馆二楼设有两间体验教室,观众在这里可以体验制作糕团。每逢中秋、重阳等重要的传统节日,馆内会举办用传统糕版制作糕点的活动。此外,江楠糕版艺术馆还在塘栖第一小学成立分馆,定制糕版文化系列课程,并培养小小讲解员,让孩子们了解江南水乡的民俗,感受糕版文化的魅力。
“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中的公共文化设施,连接乡村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共同记忆,形成乡村的文化共同体。”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侯晓蕾对本报记者说,“乡村博物馆更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从文物保护转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文化保护实践,突出博物馆的体验功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
文旅融合,带动乡村经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建在城市里的考古类、艺术类博物馆不同,乡村博物馆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以及他们的需求,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乡村的氛围更加和谐。”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认为,乡村博物馆具有复合型的功能定位,既是凝聚乡情民心的纽带,又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平台。博物馆的建设及相关活动的开展,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的农耕文化展示馆,自2015年建成开馆后就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当地趁热打铁,成立了文化旅游公司,在参观展览的基础上,开发更多体验性项目,增强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在农耕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进行种菜、采摘、烧柴火等农事活动,感受土地翻耕、育秧、插秧、收割、入仓的全过程,体验打麻糍、切糖片、做米圆、酿米酒、做豆腐等农家乐项目。文旅融合带来了人气和商机,小小的村子一年能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窑小镇,瓯忆文化博物馆是了解瓯窑历史、领略制瓷技艺的热门打卡地。馆内展示了500多件古今瓯窑瓷器,并开设非遗体验区,编制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开发了备受青少年欢迎的研学游路线。在近距离感受瓯窑文化的同时,游客还可以体验瓯绣、绸塑、糖画、永嘉麦饼等当地非遗项目。体验式消费的火爆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并为年轻人提供了留在当地发展的机会。不少年轻人来到博物馆,学习瓯窑烧制技艺。
多元参与,突出地方特色
今年4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发布《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这是全国范围内首份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从基本定义、建设要求、服务要求、运营管理要求、认定程序等方面对乡村博物馆进行了规范。《指南》中这样定义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是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
在业界专家看来,《指南》回应了乡村博物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主题不清、同质化严重、缺乏与所在地关联,等等。《指南》强调乡村博物馆要有固定的基本陈列,展览主题明确,内容多样,体现鲜明的在地性,突出“一村一馆一品”的地方特色。
“乡村博物馆的建设要强化乡村特性与差异性,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以点带面的网络化格局,打通博物馆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侯晓蕾说。
博物馆建起来了还要活下去,运营管理所需的人力财力不足是摆在很多乡村博物馆面前的现实困难。
安来顺认为,乡村博物馆要想实现长久、良性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应推动博物馆与当地其他文化资源整合,形成乡村文化的聚集地。
侯晓蕾指出,乡村居民是乡村博物馆建设的真正主力军和受益人,建设初期虽然依靠政府推动,但真正盘活乡村生态、经济、社会发展,还是要靠村民自身的能动性。“应当建立乡村博物馆运营的多方参与机制,包括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博物馆自筹、专项资金运作等。同时给村民带来工作岗位,推动民生发展。”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指引下,乡村博物馆发展前景广阔。“乡村博物馆要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要和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实现共赢发展,让所有利益相关方找到公约数、画出同心圆,共同绘制乡村美好生活图卷。”安来顺说。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