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新视角】
“用荒废已久的笔来讴歌赞美新的时代”
“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
“我已尽了我能爱这个国家的一切力量”
——沈从文
在纪念沈从文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研究者重新梳理了沈从文1949年8月—1978年3月在国博工作30年间的资料,新发现相关物证200件,包括《1962年9月致齐燕铭的信》和1959年国庆前写成的《历史博物馆十年》两份重要手稿,以及捐献给国博的156件文物,其中90件为三级文物。这些正是沈从文所说“我已尽了我能爱这个国家的一切力量”的最好证明。
捐献收据作者供图
1922年,20岁的沈从文来到北京,投身到五四运动以来的时代大潮中。1949年8月,他的人事关系转到北平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编者注),开始了在国博的三十年历程。
一张1952年7月8日的收条
我们在国博库房发现一张1952年7月8日写给“马先生”的收条。收条记载,“唐人写经3份,沈从文同志捐赠我馆(即中国历史博物馆),请查收并函沈从文同志致谢”。账本上也有记载:“《唐人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长415厘米,高26厘米,1952年1月沈从文捐赠。”此外,还有记载“《唐人写佛遗日摩尼宝经卷1》长826厘米,高26.5厘米,1952年1月沈从文捐赠”。再查,一张国立中央博物院北平历史博物馆用笺上,也记载了1952年7月8日沈从文捐赠唐人写经3份。
此外,我们发现沈从文的捐赠不仅仅有唐人写经,还有各类文物。仅在1958年7月,他就连续捐赠了清代嘉庆豆绿釉碗、清代仿成化青花网纹梅花碗、清代雍正青花蝴蝶纹盘,以及清代乾隆釉里红缠枝莲纹八棱盒;1961年7月18日又捐赠明代竹纸,1975年7月28日捐《明代阿房宫图卷》。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