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匾额丨楹联往往与匾额相配,或树立门旁,或悬挂在厅、堂、亭、榭的楹柱上。匾额楹联不但能点缀堂榭,装饰门墙,在园林中往往表达了造园者或园主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丰富景观,唤起联想,增加诗情画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特色。
匚 中式建筑的“点睛之笔”
提起楹联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说到皇宫寺庙的“太和殿”、“雍和宫”,就会感到匾额离我们并不远。几千年来,匾额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风景如画的杭城,匾额与中式建筑更是随处可见,这些为山水增色的楹联匾额大多出自一位70岁高龄的杭州老人,孙鸿权之手。
提及匾额的历史,孙鸿权老师告诉我们,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楹联匾额的记载,到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主要由皇亲国戚进行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被平民百姓所接受。匾额在以前犹如房子画龙点睛之处,一般都会请名人来写。如果房子四面有门,那么,一般正门之上必须放上一块匾。
匚一门手艺,养活了八个子女
孙鸿权老师师承父亲,父亲从8岁就在杭州的善值堂当学徒,1929年,第一届西博会的所有牌匾都出自父亲一人之手,他曾靠着制作匾额的技艺养活了全家老小。磨光、描字、刻字、堆沙,一块牌匾需要经历几十道工序,制作过程极其复杂。孙老师从小耳濡目染,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整个牌匾的工艺。
“书法家的题字,我们要按照比例缩放,还要表现出他的运笔、笔锋、笔势,不懂书法怎么行?我5岁开始学写毛笔字,给我之后的学做匾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父亲的影响下,制作匾额的传统工艺就像印刷一样印在孙鸿权的脑海中。之前,他在为友人制作牌匾的时候,采用了一种古老的堆沙工艺,让看到的人都为之惊艳。所谓堆沙,就是匾额上的字不用漆描,而是阴刻之后,用大漆和着金刚砂一层层填满。“这样做出来的牌匾历久弥新,在阳光下还会闪闪发光。”
现在杭州会做堆沙工艺只有孙鸿权老师一个人,然而,在他的堆沙工艺出来之后,许多人开始纷纷效仿。面对这样的情况,孙老师一笑置之, “有人说他们在偷你的东西了,我说这不叫偷啊,我说这个叫学啊。我也是前人的东西学过来的,这学有什么不可?这是工匠呀,手艺是大家学来的。”
匚手艺和牌匾一起熠熠生辉
跟大多数的手艺一样,匾额也曾面临过许多困境,时至今日,完全依靠匾额的制作还是无法解决手艺人的生活问题。
所幸,随着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并且从事这个行业,孙老师也愿意将这门手艺教授给更多的人。“我教这个没有商业性的意义的,只想有人把这门工艺继续下去。最近我有个徒弟说要回来,那我说你回来最好,反正总的来说,孙氏匾额的制作,是为了一直把这个手艺,这个比较老的一些工艺传统能够继承下去。”
即使已是70多岁的高龄,孙鸿权老师仍是忙着教学忙着制作,身处其中不亦乐乎。他的妻子不免揶揄道,“你还要忙进忙出忙,牙齿都没个了,牙都掉光自己不管,管这个东西。
对此,孙鸿权老师有着自己的坚持,“我是传承人我有这个责任,虽说是一个工匠,不是一个大艺术家,但反过来说,工匠有人喜欢有人要就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