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农家闲,好纺棉。
雪,给大地穿上了银装,把农家土坯草房“刷”得分外亮堂。
父亲端坐在织布机上,双脚踩动着踏板,两排纵纱绕过一个横梁垂直落下,插在固定地面的沙锥上。随着踏板的律动,一上一下交替“咬”成45度纱口。
父亲右手拽动着“溜子”(插纱的木制钻子),让它来回横穿于“纱口”;左手则前后有节奏地拉动着底部长同织出布宽的木梳子(俗称“创子”)……随着“咔嚓,咔嚓”的一曲曲“乐章”,一匹匹厚薄匀称、宽窄统一的漂亮手工制布就诞生了。
母亲端坐在纺车一角,一边纺着棉纱,一边不时抬头瞄一眼织布机,似乎在检查父亲织出的布有无瑕疵。父亲则全神贯注,嘴里哼着小曲而全然不知。母亲宛尔一笑,使劲摇动着纺车,捏着棉絮条的左手如春蚕一样吐出洁白的纱线来。
于是,纺车的“呜啦呜啦”声和着织布机的“咔嚓咔嚓”声,演奏成一曲“男织女纺”的幸福生活交响。
织得好布,需种得好棉。
早春,太阳刚刚探头,农家就要为来年的好棉忙乎开了。父母提着棉种下地套种棉花,这边撸着麦苗菜苗,那边打凼下种,一墒墒一行行,露水很快打湿了衣裳。
套种茬口会影响棉花的幼苗生长。为了避开茬口,农人发明了育苗移载。再后来,又用旧书报糊纸筒育苗,把育苗时间大大提前,既节省了劳力,又提高了种棉质量。再遇上个好雨水,任棉花噗噗地一个劲儿疯长。
收得好棉,还得有锄功。
“秧薅三遍涨破壳,棉锄三焦白似雪。”勤锄地,不仅是去除杂草,不让它与棉苗争养分,关键是能保持土壤松软,促进根系发达,让棉核结得丰、棉朵开得大、棉丝长而棉质好。
经过由春到夏的孕育,笑开口的棉核实在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开放了。一朵朵棉花像白云飘落,一块块棉田宛若雪被铺就,十分壮观。棉花的主人们挎着竹篮,满心欢喜下地采棉,只听见大姑娘小媳妇那银铃般的笑声歌声,随着朵朵白云飘向远方。
织好布,还需纺得好纱。
母亲纺纱如线,抽纱如丝,是我们那一带出了名的纺纱能手。还记得当时村里人为了跟母亲学纺纱,把纺车搬到家门前的大槐树下一溜摆开。
纺车一齐发出“呜啦呜啦”的响声,惊得枝头上的鸟儿四下飞蹿,乐得树下的纺姑纺娘们忍俊不止。
织布要经过绞棉、弹棉、纺纱、浆纱、打纱管等多道工序,并非人人都拿得起放得下的活计,加之一台木制织布机价格不菲,故十里八乡没几户人家具备织布能力。
因此,每当刀镰入库、雪花飞舞的时节,便是父亲母亲最忙碌的日子。因为父亲有织得一手好布的技艺,母亲有纺得一手好纱的本领;此外,还有祖辈传下的一台好织布机和天生的一副热心肠,故而登门求织者络绎不绝。
父母亲替人织布纺纱从不收工钱,过意不去的乡亲就送两尺粗布作为酬劳或帮个农活。母亲总说,乡里乡亲的,谁家还没个求人的时候。
早些年,穿得起洋布的农家人不多,几乎都是自种、自纺、自织、自做,纯天然棉花,不着一染,生态纺织,倒也穿得舒适、温暖。
现代化机械织就的布匹,虽然精细、漂亮,一应俱全,却无法取代人工纺纱织布的乡情、乡味、乡韵,缺少了那种原生态的质朴与美感。
如今,农家的纺纱织布手艺已被岁月封尘,但封尘不了的,是那段“织进”我灵魂深处的乡愁。
作
者
简
介
刘贤春安徽合肥人,环境工程师。先后在新华通讯社与《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环境报》等近50家媒体刊发评论、散文等文字作品约90万字。现为5家媒体(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或特约撰稿人。
.
.
.
END
内容来源:留住乡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