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以年轻的方式,绣出古老的文化

2018-01-26 09:00:58    GUYU谷雨  参与评论()人

匚一个80后,走上刺绣之路

王丹青的刺绣之路,源于一次很偶然的邂逅。那时她在贵州采风,遇上一位老奶奶在刺绣,跟着绣了一个,竟得到了这位苗族老人的由衷赞誉,于是心底开始欢喜,爱上了这种在一针一线中时光流逝的感觉。

而开设淘宝店完全是偶然,她只是将几件工作之余绣制的作品放了上去,不想受到了欢迎,忽然发觉原来有很多人喜欢真诚温暖的手工作品,终于开始专职打造自己的个性化C店。

短短几年下来,她创立的“王的手创”已经聚集了大量粉丝,为《大鱼海棠》、《你的名字》、《大护法》等热门IP设计制作衍生产品,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合作,入选造物节108家神店之一。

她并没有想到,在内容电商如火如荼的商业环境里,能取得这样的成功。

匚创业时代中的突围之路

“王的手创”的产品基础,是苗绣。就像王丹青所说:“他们的思想是天马行空的,就是他们画的猫可能会有六个手指头,画的狗可能会,哎呀怎么只有一只眼睛。”神秘的苗族文化,极大的刺激了她的创作灵感。

而苗绣中平绣、辫绣、锁绣、打籽绣等多种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绣法,则赋予了产品传统手作的温度。

王丹青的身影,时常出现在黔东南的苗寨里,她去台江看破线绣、去剑河看锡绣、去三都看马尾绣、去肇兴看侗族刺绣。她的成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批量化生产和传统手工制作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一件手工刺绣品,往往需要耗费大量工时,而“坚持手作”又是必须坚守的底线。而贵州的苗家绣娘,个个都有一身不俗的技艺,却无法将其商业化,双方一拍即合。

如今,远在贵州黔东南,有800多名绣娘在与“王的手创”合作。一件绣品完成后,从各个苗寨汇集到杭州,在分赴全国各地。

“王的手创”取得的成功,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互融合的成功,同时也是产品内容的成功。

当然,王丹青的成功,还源于她有一个“贤内助”,她的先生饶勇。正是她的先生加入之后,开始实施品牌化运作,并重新构解、演绎传统文化内容,愈发鲜明的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产品特色,最终迎来“王的手创”今日的局面。

匚个性化诉求下的新生活方式

王的手创,是结合传统文化、现代设计、手工制作,去表达现代生活的饰物美学。

而目前“王的手创”主要消费群体是在20多到30多岁的年轻人。如今的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化诉求,不喜欢撞衫、撞首饰,欣赏独立设计师的作品。

在王丹青看来:“年轻人也喜欢传统文化,只要你用更时尚、独特的方式展现给他们。”


留不住的旧时光,忘不了的老味道


关键词:刺绣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