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由此也可以看出,馒头、花馍这味主食对于年节的重要意义。在山西霍州,当地人更是将自己蒸出的花馍直接奉为“年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四集《家常》中,曾对霍州人民的巧手蒸花馍做过如此描述:
“同样是面食,
山西中部的霍州,
做法更精致。
一双巧手,
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日子,
都显得不再单调乏味。”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描写的那样,在霍州,花馍是其一大特色。不仅仅是出嫁的女儿回门时要做,在过年时,年馍也成为霍州家家户户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年味,且不同于同省市周边地区蒸馍放碱面的做法,霍州年馍全靠老面撑起来。
老酵头用温水化开,加到面粉里,面团和好,放到炕上,盖上蒸馍专用的被子,发酵一整夜,第二天加新面继续和,和好的面团反复揉搓,揉的时间越久,吃起来越筋道。
面和好后的重要一步便是做造型,在霍州人看来,馒头不单单是可以饱餐的食物,他们为馒头赋予生命,花朵、兔子、羊、鸽子……活灵活现的花馍,成为霍州人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象征。
霍州花馍,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
村里的妇人几乎个个是做年馍的好手,面团、红枣,再加上镊子,梳子,剪刀,筷子,不多会样式不一的花馍便挤在了一起“聊天逗趣”。
枣花馍是基础款,由中粗两边逐渐变细变尖的条形面两边卷成圆环状而成,环内置枣,故称“枣花”,象征心灵手巧。顶级配置是枣花卷成五环,内置五颗红枣,取“五福盘寿”之意,是年馍中的“吉祥馍”。
登高馍则是通过面饼和红枣的层层叠加,象征步步高升,通常在春节时期招待来家里拜访的亲戚朋友。
用面团模仿揉捏成自然界的多种花型,有“花开富贵,如花似玉”之意,是女孩子的“专用馍”。
年馍中动物形象也是多种多样,如雪白的兔子,是小朋友们的专属。鱼馍取自年年有余之意,羊象征吉祥如意,鸽子则代表和平。
塑好型的花馍,要立刻放到炕上,盖上被子进行第二次发酵,大概三四十分钟之后会再膨胀一圈,倘若h还需等待再下锅,那就需要用布盖着,防止受风,蒸出裂馍,影响美观。
年馍蒸好需彻底晾凉后才能收起来,保存在阴凉地,能放上个把月,刚好吃到大年过完,想喜庆一点的还可以在上面点上颜色。
种类繁多,造型可爱的年馍,朴实而又生动,烘托着愈发浓郁的年味儿,是霍州人对于来年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寄托。
中国人喜团圆,而最大的团圆节之春节,尤为被重视。春联、门神、年画、到福字贴起来,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来,一年的愁苦辛酸统统忘却,迎春纳福,心里盼着来年的日子能像灯笼一般红红火火……
1月8日,来自安徽省徽京剧院的演员在表演徽剧《拾玉镯》。 当日,来自安徽省徽京剧院的徽剧折子戏专场拉开了“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2019”演出版块的重要部分——“非遗展演”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