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1892-1983),承继家传刻纸工艺,吸收古典图案纹样,独创李尧宝刻纸图案,并把这种精湛的刻纸技艺应用到料丝灯造型图案中,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光彩夺目,高贵典雅,使泉州花灯制作工艺和艺术含量产生重大飞跃。
花灯在"文革"期间也遭封杀。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为了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于一九七八年举办了"文革"后首届花灯大展,极大鼓舞花灯艺人的制作热情,艺人蔡炳汉创作首盏针刺无骨灯,这种灯不用骨架,而是用制图纸裁成几何图形,用针在这几何图形上刺出精美的图案,拼合成灯,涂上颜料,一旦灯亮,针孔图案便透出亮光,显得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
刻纸料丝灯和针刺无骨灯成为泉州花灯的突出代表,是全国独有的花灯品种,她与传统彩扎花灯共同组成泉州花灯系列,曾先后在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大型花灯展,广受欢迎,深得好评。特别是一些华人居住国,每年都有华侨商家订制泉州花灯,以庆祝其元宵节或中秋节。
这是合阳县面花艺人制作的老虎面花(1月15日摄)。 春节临近,陕西合阳县的面花成了年节紧俏品,面花艺人忙着赶制面花,以供应节日市场。 面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