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正文

清明节为何能成为24节气中的唯一一个节日?

清明节,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每年清明节临近,很多地方的人们早早就已经开始扫墓、祭祖。为了缅怀和纪念远在天堂的亲人们,人们即便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也在所不惜。

到了清明节前后,鞭炮声不断,山坡、丛林里人声鼎沸,这是一年中少见的沸腾场景,导致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不少山林失火的案例发生。不过,纵使如此,作为我国传统的最大的春祭活动,清明节扫墓祭祀的习俗,依旧是每年按期到来。

清明节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属于节日的日子,清明节是如此盛大和重要。在我国,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清明将至,最常听到的几句话。

清明节为何能成为24节气中的唯一一个节日?

前两句说明了清明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好时机,是一年希望的开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后者说明清明时节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令人伤心缅怀的日子。

每年清明时节,不管身处在哪里,远方的游子都会不辞辛苦,赶回故乡祭拜过世的祖先、亲人。一份香烛、一沓纸钱,几样肉果供品,几杯酒,寄一份哀思。可见,清明节是一个节气与节日并重的日子。

①节气是时序的标志

古人将每年365天平均分为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古人为了顺应农时,做好相关的农事作业,在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而形成的一种智慧总结。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海峡两岸暨港澳优秀影视作品云展览

    海峡两岸暨港澳优秀影视作品云展览

    2023-09-27 17:10 海峡两岸 港澳优秀影视作品云展览
    “质子团”的肌肉羡煞众人,古代将军不太想拥有

    “质子团”的肌肉羡煞众人,古代将军不太想拥有

    你可能以为,中国古代的战士和将军也应当像《封神》质子团那样,有着钢铁一般的发达肌肉,胸肌和腹肌紧致有力、线条清晰,充满雄性荷尔蒙。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2023-09-27 10:13 古代将军 人体形象
    1800多年前的古人,竟然把“教科书”刻在石碑上

    1800多年前的古人,竟然把“教科书”刻在石碑上

    在纸张尚不普及的古代,石刻碑文是文字流传后世最好的方式之一,三个看点带你认识熹平石经残石。

    2023-09-26 09:42 古人 石碑 教科书
    茶烟透窗魂生香:历史流变中的茶生活与茶家具

    茶烟透窗魂生香:历史流变中的茶生活与茶家具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起源于中华大地,最早可追溯至上古神农时期。历经岁月涤荡,茶生活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日常起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茶入画,以画释茶,古代绘画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艺术、美学等信息,以古代茶画为媒,可以探寻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起居和饮茶方式的变迁,以及茶家具和相关陈设用品的演变等,从而梳理茶生活与茶家具的发展脉络。

    2023-09-25 09:45 茶生活 茶家具
    为什么说刘姥姥才是《红楼梦》里的情商天花板?

    为什么说刘姥姥才是《红楼梦》里的情商天花板?

    若说《红楼梦》里大众知名度最高的人物,“穷婆子”刘姥姥大约可以排入top5。尽管她在全书中戏份有限,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为“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宁荣二府增加了少见的欢声笑语,也给绮罗丛中的泼天富贵补充了来自下层平民的视角。

    2023-09-22 13:39 刘姥姥 红楼梦
    八年级的物理题,2000多年前的古人已会做了

    八年级的物理题,2000多年前的古人已会做了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000多年前的古人,竟然用这个原理制作了一件酒器——竹节柄铜汲酒器

    2023-09-20 13:38 2000多年前 物理题
    公孙丑、文丑、张丑……他们究竟丑不丑?

    公孙丑、文丑、张丑……他们究竟丑不丑?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对于万事万物,都要赋予他们一个合适的名。那么,给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起一个好名字,自然是空前重要。不过,有些古人的名字似乎起得非常随便,甚至难登大雅之堂。

    2023-09-18 11:02 民间 名字 奇名 怪名
    翰林院为何成为大明官员进步的快车道?

    翰林院为何成为大明官员进步的快车道?

    翰林院是“为国储才”。“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较长时间内,在朝廷有意识地培养下,通过接触顶级信息、人才、事务,并静下来思考、学习、锻炼、交流等,避免因沉沦琐碎事务而失去宏观能力,保持战略视野;第二层则还是以使用为目的,翰林院是清流部门,但不是为培养清流而存在,道德文章、圣人古训是面,经国天下、谋划布局才是里。

    2023-09-15 10:59 翰林院 大明官员
    走进故宫博物院茶文化特展 开启一场文化“茶”旅

    走进故宫博物院茶文化特展 开启一场文化“茶”旅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故宫博物院近期举办“茶·世界——茶文化特展”,以展览形式,展现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

    2023-09-14 09:55 故宫博物 院茶文化特展
    咸丰皇帝是如何处置“戊午科场案”的?

    咸丰皇帝是如何处置“戊午科场案”的?

    发生于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对年轻的咸丰皇帝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面对清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场舞弊案件,他的想法和行动无疑会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戊午科场案”入手,梳理并总结出咸丰皇帝的处置措施,有利于客观、深入地了解咸丰其人,进而对晚清的科场和政治腐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2023-09-13 09:43 咸丰皇帝 戊午科场案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