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之名,平淡无奇,似乎看不出惊人之处。但典籍中记载,白菜古称“菘”,其名可谓雅致,其节不失高雅。据《本草纲目》记载,根据宋代陆佃所著《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野蔬草虫图(中国画)许迪
小小的白菜,虽然没有传统国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高规格“待遇”,但仍受到很多画家的青睐,在传统画史上留下了别具一格的风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野蔬草虫》图,传为宋代许迪所绘,体现了画家精妙的摹写能力。画面左下方为一棵茎叶舒展的白菜,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蜻蜓,一只蝗虫正在悄悄靠近蔬菜,而菜叶边缘已经显现出被虫子啮咬的痕迹。无论是叶面上青白两色分明渐变的纹路、叶子边缘的虫洞,还是昆虫的翅膀、须脚,都刻画得精微写实。
蔬菜图(中国画)沈周
在细细描绘一棵寻常蔬菜的过程中,画家似乎把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热爱都倾注其中。画蔬菜的生气,更是画茁壮昂然的生命之力。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一幅约为元末明初时期所画形似白菜的蔬菜图,根茎雪白,茎挺拔,叶茂盛,虽只有黑白灰色,但呈现出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气象。这幅画仿佛从菜园中一只蚂蚁或草虫的视角出发,令一株白菜呈现出参天大树般的妖娆身姿。明代沈周所画的《蔬菜图》亦有如此神韵。本幅属小景式构图,以淡墨勾染菜梗,花、叶和筋脉则浓淡墨相参,中间一枝菜茎挺拔而出,上面结满丰盈的菜籽。全幅简洁质朴,右上题诗一首:“南园昨夜雨,肥胜大官羊。党氏销金帐,何曾得一尝。”在画家眼中,雨后的白菜味道胜过“大官羊”,把握权势的党氏之人在金帐中怎么可能尝过这种美味?体现了作者豁然旷达的胸襟。
你是否曾回忆起自己的学车经历,是否还记得那份“艰辛”。不过,别忙着感叹,或许古人在学车时也与我们有同样的心情。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古代,古人同样需要学习驾车技术。那么,古人学车也需要去驾校吗?他们都需要学习哪些驾驶技术呢?
随着新春档电影《满江红》的热映,“秦桧”“岳飞”“宋金战争”等词条接连登上热搜。在电影《满江红》中,沈腾所饰演的张大与易烊千玺所饰演的孙均一行,通过周密的设置,成功挟持秦桧,逼使秦桧在全军阵前诵读岳飞之词《满江红》,并命全军复诵。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特别是唐装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今天,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抖搂出文物尘封的美丽时,依然能感受到充满活力的盛唐精神。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月令》中说:“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这也意味着立春这一天,万物复苏,开始新一年的四季轮回。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特别注重娱乐性,所以戏曲中总会有一个丑角专门逗乐,小说也多继承了这一特点,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金瓶梅》中的应伯爵就比较典型;有时也会稍加变形,虽非丑角,但总会带来笑料,《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便是一例。
“嫦娥奔月”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提到月宫,就不能不想到玉兔,它同嫦娥一起,构成了中国月亮神话的核心元素。令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里,仙女嫦娥总是与兔子相伴。这不禁令人疑惑:从何时起,兔子成了嫦娥定居月亮时的“专属宠物”?
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虽说现在已步入了“五九”,但秋裤仍不能随随便便离身,大家还是需要这一保暖御寒“法宝”。秋裤是怎么来的?古人也穿秋裤吗?让专家带着你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秋裤演变史”。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伴随着耳熟能详的童谣,我们来到了农历癸卯兔年。相信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小兔子都是软萌可爱的形象——雪白的绒毛、胖乎乎的身躯,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想摸一下。
我们人生中第一个有记忆的本命年,大抵是在十二岁,可能会第一次听到家里的长辈提醒我们:“今年可是你的本命年。”接着会备上红秋衣、红裤头、红袜子、红腰带、红手链等等,仿佛将要迎接一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仪式。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认知中,具有祥瑞之意的“兔”可分为凡间之兔与神仙之兔,通常以毛发颜色来进行区分。常见的野生兔子多为黄灰色或褐色,有着纯白色毛发的兔子在古代十分罕见,所以常作为神话中的祥瑞之兔,出现在历代与兔有关的神话传说与艺术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