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回,属于这个夏天的阳光
又热情地倾洒在大地上
夏日里,你会感受到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的悠闲
又或是“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的酷热难耐
一起走进古画里
看看古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居家消夏
外面阳光毒辣,还是待在家里好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邀友人来家中一起谈天论地
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那就看看童子逗弄养的几只白鹤吧
嚯!来个白鹤起舞
但一直在家里还是太无聊了
书也看不进去、奏折也懒得写
不如去凉亭中玩乐
亭中纳凉
在水边的亭子里
看禽鸟在水中扑腾
敞开衣服感受山风的吹拂
凉快呀
不过就这么坐着太无趣
不如来下棋吧
两位棋友正在亭中对弈
一人把弄着棋子,凝视棋盘
一人举棋欲下,斟酌落子的最佳位置
还有一位友人
躺在凉席上,手撑着头
昏昏欲睡
对弈可不是男子专属的休闲方式哦
柳树荫下,水边凉亭
几位贵妇带着丫鬟和孩子
消暑纳凉
两位棋友激战正酣
坐在上方的贵妇带着孩子
手执折扇
轻轻摆动
不过小孩怎么肯安安静静地看棋呢
无论冬夏
他们总是要去外面玩乐
夏日婴戏
有的穿着肚兜拉着母亲
赏花捉虫
有的三五成群,一起做游戏
或是偷偷摘一片带茎大荷叶
举在头上挡住阳光
和小伙伴一起过家家
但小孩又是最容易困的
闹了一会儿
就被母亲接到凉亭中
趴在凉席上小憩
母亲又担心孩子热着
喊来婢女为孩子扇风去热
守着孩子难免操心费神
若得空闲
便能姐妹们一起去采莲赏荷了
赏荷采莲
所谓“映日荷花别样红”
任外面多热
又怎能不去瞧一瞧?
今夏的荷花开得很是茂盛呀
但岸边看得总是不够尽兴
便邀几位姐妹一起到湖中赏荷
采摘新鲜的荷花、莲蓬
欢欢喜喜回到岸边
早已有好几位姐妹等候在柳荫下
她们来讨几支荷花
插在房内的花瓶中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不止为深闺女子喜爱
夏日里
士子官员也爱驾舟赏荷
玩水游山
将船停在柳树荫下
摘几个莲蓬
尝尝莲子的清香
除了赏荷
文人雅士亦爱驾舟游于江河之上
当然
大热天里一定要搭好凉棚
随性停在一处山林茂密的岸边
上岸
边赏柳边过桥
选择一条竹林中的小路
躲避太阳
最终在山中某一荫凉处
和友人消夏玩乐
荫下消暑
在几棵高大的芭蕉树下
你抚琴,我拨阮
高歌长啸
不亦乐乎
童子则在一旁准备茶水
为主人解渴
亦或在竹林中对弈
大树下对弈
但天热得还是让人撩起袖子
甚至脱掉外衣
还是换身轻薄的衣衫好
轻解罗衫
虽然夏日里大家穿得都很轻薄
连女子的纤纤白臂
都可透过衣袖看见
但还是热啊
“薄罗轻汗暑侵肌”
对于男子来说
放荡不羁则成了解衣去热最好的托辞
撸起袖子
敞开上衣
露出肚皮
袒胸露乳
呼呼大睡
哪怕在山林中
我也要敞开衣服
凉快!
但女子可没法像男子这样“潇洒”
冰凉一夏
真的是好热好热呀
委屈巴巴
“我要喝冰水!!!”
“冰水来咯!~”
货郎的杂货摊上,摆满着瓶瓶罐罐
吆喝声吸引了一群贵妇前来
瞧
这货郎卖的是:
上林佳果玉壶冰水
这冰水还是水果味的吗?
对
夏天这么热
可以拿冰去冰一些水果和酒呀
过一会儿再吃
“玉碗冰寒消暑气”
简直是冰爽到五脏六腑了~
走!
再去街上买点西瓜、荔枝、葡萄吧……
“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也许
夏天的意义就在于
热烈的阳光与茂盛的万物
在于赏荷
在于炎热之时
享受到清凉后的惬意……
本文所用图片:
唐 周昉 挥扇仕女图(传) 故宫博物院
五代_王齐翰_荷亭婴戏图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五代十国(传) 周文矩 荷亭弈钓仕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故宫博物院
北宋 赵佶 写生翎毛图 大英博物馆
南宋_刘松年_荷亭消夏图
南宋 马麟 辽宁博物馆 荷乡清夏图
南宋_佚名_草堂消夏图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南宋_佚名_槐荫消夏图 故宫博物院
南宋 林椿 葡萄草虫图 故宫博物院
宋_佚名_宫沼纳凉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_赵葵_杜甫诗意图 上海博物馆
元_刘贯道_消夏图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元_盛懋_山居纳凉图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元_佚名_荷亭对弈图 故宫博物院
元 佚名 夏景戏婴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 佚名 夏墅棋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仇英 蕉阴结夏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_唐寅_韩熙载夜宴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_周臣_山亭纳凉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佚名 夏景货郎图 故宫博物院
明 朱瞻基 武侯高卧图卷 故宫博物院
清_爱新觉罗永瑢_永瑢竹溪销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_陈枚_月曼清游图_碧池采莲 故宫博物院
清_邓元举_焦荫纳凉图
清_佚名_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六月纳凉_ 故宫博物院
清_张伯龙_纪恩图
清 王图炳 荷花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前的夏天,没有空调和电扇,晚上屋里太热,人们都到外面纳凉。三五邻居,坐在矮凳或凉席上,谈天说地,讲着鬼故事,凉风习习,斗转星移。那时的纳凉, 如今回望,不止纳凉而已……
继去年故宫、国博等文博机构推出的一系列文创雪糕“火热”一夏之后,今年夏天各大文博机构相继推出的文创雪糕以更广泛的粉丝基础迅速“火”起来,成为观众打卡博物馆热衷消费的文创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