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兴仁8月27日电 题:“烧灵舞”传承人:苗族祖先的“对话人”
作者杨云 陈威
“‘烧灵舞’也是能够表演的苗族历史,不仅是祭祀的仪式。”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大山乡,59岁的“烧灵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德明与儿子正在排练“烧灵舞”的基本动作——作贝斗、踩贝来(走三步、踩三步)。
身着黑色布衣、手扶芦笙,配合脚步动作,杨德明腾挪闪移般进行排练。随着不同的动作,芦笙吹奏不同的声调,时而急促、时而高亢,一声声仿佛是苗族先民穿越时空的呐喊!
苗族“烧灵舞”是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的民间舞蹈,是一种独特的祭祀性舞蹈,主要流传于兴仁县东北部北盘江流域沿岸的大山乡、下山镇、回龙镇及南部的李关乡。
“演奏的各种声调,表达不同的文字意思,多少音节表述一个字都很有讲究,演奏技巧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杨德明说,“烧灵舞”以鼓配唱,以鼓配笙吹跳,久而久之形成了苗族祭祀祖先和为亡灵烧灵开道的祭祀性舞蹈。
苗族“烧灵舞”是一种以鼓相配吹跳和以鼓相配唱跳,吹、跳、唱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其表现形式为以鼓相配唱跳和以鼓相配吹跳两部份组成,每个部份的乐曲各异,每一段都有相应的内容。
“观赏‘烧灵舞’,能将你带入苗族神秘古朴的文化意境,从中了解苗族先民创业生活的一生,以及苗族后人对祖先、对亡灵的尊重与哀悼的深沉含义。”杨德明说,“烧灵舞”原本就是一种古老祭祀活动,表演的内容、时间、目的都特别讲究,是研究苗族迁徙创业发展历史的“活标本”。
“‘烧灵舞’整个舞蹈,先唱跳三段,后又吹跳三段,在民间芦笙舞蹈艺术中是不可多见的。”多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学者认为,“虽然,跳唱都具有具体相同的感情内容,但曲调与语言的有机结合,成了表达具体情感的芦笙语言。特别是唱跳与鼓相配,抒发对祖先、对死者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显得古扑典雅,情感虔诚是舞蹈的又一显著特点。”
“主要伴奏乐器为芦笙和木鼓,笙为六管笙,音阶为五个:宫、商、角、徵、羽。”杨德明说所用芦笙为二排笙,发音优美,婉转柔和(中音或次中音笙)鼓为两头用牛皮蒙成的木鼓。舞蹈步法有走(走、踢走),勾脚(立勾,蹲勾)、转(踏转、跳转),跳舞时以矮步动作为主。
“这样也造成了一个困难,传承人不好找。”杨德明说,除了自己的几个孩子,也就只带出了三个徒弟。“越古老的东西越需要传承,越难传承就越有传承的急迫感。”
据民俗学家研究,在黔西北汉墓里出土的“摇钱树”上就有吹芦笙的人物形象。另据史书《宋史、列传》中记载的“一人吹笙、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就是有名的芦笙舞。此仪式产生于东汉,当时是苗族先民一种祭祀祖先、寄托哀思、讲述先民历史的仪式,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到明清时期形成目前状态。贵州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形成独特的“文化小气候”,让“烧灵舞”这一古老艺术形式能保存至今。
苗族烧灵舞是苗族人民在长期艰难迁徙过程中,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传承下来的古老文化艺术遗产,是苗族人智慧的结晶,深深扎根于苗族人心中,深受苗族人的喜爱,也深受其他民族的欢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苗族“烧灵舞”反映的是苗族办丧事祭祀中的仪式和习俗,对于了解苗族古老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据了解,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兴仁县有关部门未来将搜集整理民间的文稿、录音和录像资料,对“烧灵舞”进行研究保护,县里相关部门还计划对传承人和有兴趣的人进行培训,同时将加大力度组织杨德明等传承人,对外传播苗族文化。
“贵州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徐小明教授日前还专程前来采集我的表演资料。”杨德明告诉记者,除了日常做农活外,自己还经常参加省州县的文化交流活动,专门展示“烧灵舞”技艺。
作为艺术传承人,杨德明平日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向周围对“烧灵舞”感兴趣的年轻人教授这一古老的技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