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舞蹈在大河舞之前就存在了,但它的影响范围很有限。虽然它在爱尔兰和爱尔兰移民中蓬勃发展,但它肯定不能被描述为一种全球现象。然后《大河之舞》的出现,让世界大吃一惊。
打破年龄层、打破受众面,如今,传统曲艺甚至打破了“次元壁”,开始出现在游戏之中。对此,盛小云笑言:“之前我家孩子沉迷玩游戏,不喜欢听我唱评弹时我就想过:总有一天我要把评弹加到游戏里,让你不想听也得听,现在终于有人把这个想法实现了。”
中央民族乐团40位演奏家共同演绎的《齐天乐》的确不负众望,以最传统又最现代的方式获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和热烈反响。
北京冬奥虽已落幕,激动仍存心间,尤其花样滑冰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赛场奋力拼搏圆梦冠军,为中国军团荣添第九枚金牌的激动时刻依然时常闪现。被称为“冰上芭蕾”的花样滑冰是冬奥会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这一技巧与舞蹈音乐融合的竞技运动项目,兼具音乐美、舞蹈美、服饰美和技术美,曾被歌德赞为“一首运动的诗”。回望在家门口举办的这场国际体育盛会上,中国花滑健儿以高度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信,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生死相随,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当杂技遇上梁祝,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化·蝶》化蝶之肩上芭蕾。
2月22日,上海芭蕾舞团演员在演出季发布会现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演出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
B站的元宵晚会、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游都是元宵节的晚会“爆款”,而京演集团原创舞剧《五星出东方》的“锦绣”舞段则同时出现在这两台元宵晚会舞台上,以华美的汉服、蹁跹舞姿成为“爆款”中的“爆款”,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火爆出圈。
近两年,舞剧演出市场呈现蓬勃态势,有的新创作品“一票难求”,经典舞段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舞剧多年来在创作演出上的扎实积累和有效探索。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火热的现实生活,用肢体语言和剧情感染观众,舞剧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成为中国舞台艺术一大亮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验值得总结。
经典的舞蹈作品应该是“活”的,不能只躺在博物馆里、藏在资料库里、隐匿在文字之中,而是要在剧场中舞动,被观看、被感受、被传递。经典复现剧场,说明舞蹈艺术对于当代社会能够生发的意义,当舞剧制作的“大”成为某种艺术标杆,这些经典作品的“小”,如同一缕缕微光,带我们回到那条中国舞蹈追求古典精神、追求学术品格的来路。
如果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和展示,那么,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就是这信仰的华彩艺术篇章。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过春节?为什么有十几亿人年年要在年夜饭的餐桌旁一家人围看春晚?2022年的央视春晚上令人大呼精彩绝伦的舞蹈节目似乎给出了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