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最新消息:

07


北京毛猴

非遗影像

非遗溯源

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北京毛猴:

1867同治年间,“南庆仁堂”药铺配药的小伙计因没伺候好账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在无聊滴摆弄药材时,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账房先生”。就这样,世上的第一只毛猴诞生了。【详细】

非遗传人

萧占贵

萧占贵:自从那位小伙计发明了第一只毛猴后,20世纪初,毛猴出了名在天桥老艺人段三手中,后经师徒传承给了赵成泰,后又传授给萧静的爷爷萧国栋,由此展开了毛猴与萧家的不解之缘。萧国栋先生共有5个儿女,各个喜欢制作毛猴。其中,萧静的父亲、第四代传人萧占贵算是做得最为出神入化的一位,也是最用心的一位,并将毛猴申遗成功,担起了传承毛猴的担子。

萧静

萧静:到了萧静这代,为了更好地将毛猴传承下去,他辞掉了原本安逸悠闲的机场工作,专门从事毛猴制作,到现在也快10年了。说到自己手中毛猴的特殊之处,萧静表示和阅历丰富、经历坎坷的父辈相比,自己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积累,目前这主要还是将功夫下在题材的创新方面。

非遗笔谈

原汁原味的猴子才是好猴子

毛猴曾是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写照,然后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日新月异,毛猴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也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对此,萧静坦言:“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没停歇,每年都在创新,每年都在寻找毛猴大体的方向。”

不过,虽然求新求变,“毛猴萧”却坚持不跟风。在这些还保持着老手艺人的矜持与骄傲的萧家人们眼中,毛猴首先做的是传统的工艺品,他们不会刻意地让毛猴向玩偶等其他产品靠拢,因为这样做就会失去毛猴原本的味道。“我们可以从题材、从创意里边去改变毛猴现在的这种状态,但是我们不能去篡改毛猴,比如眼睛能不能画得再大一点,鼻子能不能勾小一点?那个就不是毛猴了。”【详细】

赔本赚吆喝?我只做手艺,不关心销路

在故宫都赶潮流开起淘宝店的时代,萧家却固守着实体店铺,并未涉足网店行业。

萧静对现状十分知足,“更多干这个活的都是吃‘精神食粮',我父亲就是这样教我的。原来故宫有一先生要我去那边卖猴子,5000元卖给你,你说一天卖多少,能赚多少钱?人家说你在这边也挣不到钱,你不如来我们这边。我说有可能您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我呢,第一我跟您讲,我八个月的时间有可能才能创造出七、八千件作品,如果按他这么讲,我一天就可以卖光了。出八千件作品,一星期卖完了,我下次怎么卖?这个活累死我也干不出来,这个都是一点点积累的。”【详细】

传人难寻:“毛猴”失传是所有人的损失

许多传承多年的老手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难题,毛猴也不例外。萧家原来有过几个学徒,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坚持下来。“他有可能在这儿做一件、两件,或者在这儿工作个一星期,知道怎么回事,就走掉了。真正能静下心来,不是很多人。毕竟这是一个长期工作,而不是说咱们做两天、三天,他做一件、两件觉得挺新鲜、挺好玩,愿意体验一下。”

在观看完非遗老师的演示后,大部分人关心还是收入问题。萧静强调制作毛猴,就必须要有吃“精神粮食”、一点钱都赚不到的心理准备,而这也是传承人大部分年龄偏大的原因。“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一代人愿意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它确实是一个好的东西。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有这个想法或者有这种行为去传承下去,它失传之后,对大家都是损失。”【详细】

非遗轶事

大闹京都!老舍夫人笔下的半寸猢狲

以前,毛猴是平民百姓的玩意儿,即使再贫穷的家庭都能为自己的孩子买一只毛猴。在老北京的庙会上,“买猴料,粘毛猴”曾是过年必有的一景,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为自己的孩子买一只毛猴过节。简单中夹杂着精致、朴素中饱含着韵味,北京毛猴在数百年间依靠着它无穷的魅力从一代孩子传递到另一代孩子的手中。

老舍夫人胡絜青曾这样表述毛猴儿:

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

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详细】

制作秘诀:看似简单,内藏前空

毛猴通过多样的肢体语言,再现中国风土市井文化;同时蕴藏丰富的幽默与诙谐,演绎人生的喜、怒、哀、乐,记录人生百态。栩栩如生的背后,是手艺人巧夺天工的智慧所在。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粘制毛猴很简单,其实到了粘制时已经是最简单的了。”萧静告诉笔者,在真正成成品之前,艺人们还要经历一些过程,包括给毛猴进行修剪,比如美猴王的翎子就有长有短,有的翎子看起来不是很飘逸,便需要剪掉。要完成一件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即使是相对而言构造简单、组装迅速的毛猴,之前也要用上比较久的时间去处理材料,包括蝉脱与花苞的清洗、修剪。此外,毛猴艺人还要做些配合的小道具、大小翎子等,这些都已经做好了,才能开始组合毛猴。【详细】

非遗工艺

  • 毛猴四料之蝉蜕

    北京毛猴又名“中国蝉蜕”,取蝉蜕的头做“毛猴”的头,取玉兰花越冬的花骨朵儿即辛荑做“猴”身,用蝉蜕的爪子做毛猴的手和四肢,一只“毛猴”就“现世”了。蝉蜕是蚱蝉羽化时蜕下的皮,又叫“知了壳”,剪下头部和肢脚粘在“身子”上,就成了个有头有脸、四脚俱全的“毛猴儿”了。【详细】

  • 毛猴四料之辛夷

    制作“毛猴”材料的东西全是中药。它是用蝉蜕做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是保护花过冬的外衣。入药的部分是花蕾,青褐色,外表裹满茸茸的细毛,像个没熟的毛桃,可当做“毛猴儿”的身子。【详细】

  • 毛猴四料之木通

    辛夷加上蝉蜕头爪,所成的毛猴形已似人,但若要呈现出各种人物各种姿态自然也要靠“衣装”,同时搭配不同环境的立体背景。过去艺人常用另一味中药材“木通”做毛猴的帽子,用“通草”“灯草”做服饰道具。时至今日,毛猴艺人更是巧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因材施艺,发现什么就利用什么。【详细】

  • 毛猴四料之白芨

    把蝉蜕、辛夷和木通这几部分粘结起来的东西叫白芨,也是一味中药,后来发展改为木匠做活用的鳔胶,而今只用普通的白乳胶即可。“与其费用、粘贴度无关,在于粘完会有这个残点(痕迹),考虑美观因素。我们现在就用这种透明的胶去代替这种胶,这里面是进口胶,用这种透明的去粘。”【详细】

非遗名录

非遗珍品

北京毛猴:
方寸之间有乾坤

非遗手记

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毛猴”,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幽默活泼的肢体语言,惟妙惟肖的记录了人生百态,演绎了人生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再现了富有北京特色的市井文化,并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现实意义...

出品:中华文化

编辑:刘畅   主编:刘淑玲

策划:宗波   采访:宗波   摄影:宗波

中华网文化:(010)52598730

Email:ed.culture@bj.china.com

中华网文化微信:

往期回顾

非遗影像 非遗溯源 非遗笔谈 非遗轶事 非遗工艺 非遗名录 非遗珍品 往期回顾 返回顶部

中华网文化微信

中华网文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