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表演现场(图源自CFP央广网发)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在春节,各地的庙会上,皮影戏总会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一张寸尺之间的白色幕布,多样的人物场景、恰当的光影结合,再加上熟练表演的艺人及当地独特的音乐唱腔,构成了皮影戏独特的展演效果。在手艺人的唱念做打之间,春节的热闹氛围总会让人流连忘返。
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皮影戏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皮影戏(图源自CFP央广网发)
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如陕西的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弦板腔皮影戏,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的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湖北的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的陆丰皮影戏,辽宁的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目前,我国已有37个产地的皮影戏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制作(图源自CFP央广网发)
河湟皮影戏
河湟皮影戏又称“青海皮影戏”,在当地称为“影子”或“皮影儿”,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汉族聚居地也有少量皮影戏班。
河湟皮影戏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征。它有独立、成熟的板腔体声腔体系,有专用的弦索音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其唱腔音乐与其他地方剧种不能通用。河湟皮影人物造型设计独特,形象丰富逼真,它由11个部件组成,主要分稍子(头)和身子两大部分,稍子和头饰连在一起,身躯四肢和服饰连在一起。河湟皮影戏很少有文字剧本,演出全凭艺人口头传承,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记忆方法,多数艺人有即兴创作的本领。皮影戏班由五人组成,把式一人操纵生、旦、净、丑等角色并兼任说唱,其他四人为乐手,负责文武场的全部音乐伴奏。
皮影戏演出现场(图源自CFP央广网发)
四川皮影戏
四川皮影戏主要包括土皮影、广皮影(又称“渭南皮影”)和阆中皮影戏三类。其中阆中皮影戏最具特色。
阆中皮影戏流行于以阆中市为中心的南充、广安等地区的36个县市,覆盖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这种皮影戏系阆中民间皮影大师王文坤家族所创,王氏先祖结合土皮影、广皮影的优点,创出新型的阆中皮影戏。阆中皮影制作上极见功力,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细腻,镂空留实得体,影人结构均衡,造型俊美,面部为椭圆形,头帽胡须不固定,服饰多用川北民间流行的传统花纹图案装饰,外观精致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阆中皮影戏的唱腔主要借用川剧五大声腔,此外还博采民间流行的山歌、小调及佛教、道教音乐,兼收并蓄,自成一体。
皮影戏演出现场(图源自CFP央广网发)
泰山皮影戏
泰山皮影戏是山东皮影戏的重要代表之一,从明代开始,其表演活动就非常频繁。清末民初至今,已有六代人传承了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
泰山皮影戏声腔种类丰富,它不仅继承了早期山东皮影的“摩调”,还广泛吸收泰安当地流行的其他民间戏曲唱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声腔体系。泰山皮影戏的人物形象造型多借鉴泰山民间剪纸和传统戏曲脸谱,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脸谱系列。泰山皮影戏属典型的口传民间艺术,演出没有剧本,演员完全靠记忆表演发挥。演出剧目极为丰富,尤以《泰山石敢当》系列剧最为著名。
泰山皮影艺人在传承中保留了传统的皮影雕刻、表演技艺和口传剧本,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如著名表演艺人范正安广泛吸收西河大鼓、山东四板书、十不闲等表演技艺,独创出一种能够同时操纵、演唱和伴奏的皮影戏表演技艺,成为当今中国皮影戏的一绝。泰山皮影戏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泰安民间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在民俗及地方历史文化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皮影戏演出现场(图源自CFP央广网发)
罗山皮影戏
河南罗山皮影戏是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清末罗山艺人吸收滦州皮影戏的艺术经验,使罗山皮影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罗山皮影制作工艺用料讲究,镂刻精细准确,人物和亭台楼榭的造型具有江淮风格。
罗山皮影戏深得江淮地域观众的青睐,常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地演出,活动范围非常广阔。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唱词诙谐幽默,朗朗上口,体现着江淮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历代相传的罗山皮影戏剧目有416个,其中经常演出的有231个,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目前,罗山皮影戏后继乏人,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皮影戏演出现场(图源自CFP央广网发)
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
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
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杆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道情音乐为微调式,分为“伤音”“花音”,以坦板、飞板两种速度演唱,曲牌体与板式体并存。其伴奏乐器中的四弦、渔鼓、甩梆子、简板均为自制,音色独特。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现馆藏及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