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春牛图》《虎啸图》《玉兔与嫦娥》之后,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第四部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于日前完成拍摄。
杨丽萍在舞蹈领域一直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也一直勇于在舞台之外进行跨界探索。早在1998年,杨丽萍就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该片获当年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的特别评审团大奖。2021年春节期间,杨丽萍创作了生肖影像舞蹈《春牛图》,并于3月春分时节在她的故乡云南大理进行了实景拍摄。现场会集了数千名当地百姓,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庆祝春天的到来。《春牛图》在网络平台播出后,点播量超过4亿,获得了巨大、良性的社会反响,并引发人们对传统舞蹈、舞蹈视频化和杨丽萍本人的持续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丽萍决定开创舞蹈界的“新年档”“贺岁档”,即在每年春节推出一款生肖系列舞蹈。2022年,杨丽萍联合艺术家谭盾、龚琳娜等,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策划、排练、拍摄、制作了生肖系列舞蹈的第二部作品《虎啸图》。这也是杨丽萍对舞蹈观演关系的探索,即如何利用互联网和影视技术,进一步扩大舞蹈的受众群体,如何拓展舞蹈、舞剧的观演模式。《虎啸图》给出了全新的答案。武术、现场民间乐队、单板滑雪、摩托车、跑酷、时尚服饰……各路“舞林高手”齐聚一堂,在杨丽萍的带领下为观众呈现出舞蹈艺术新的可能。
2022年11月,杨丽萍创作了第三部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玉兔与嫦娥》,邀请青年艺术家李玉刚、青年舞蹈家陈添、青年舞蹈家华宵一共同出演。
生肖系列舞蹈其实是要打造一个全新概念的杨丽萍的舞蹈世界,带来国潮的新方向和新可能。在这个由她构建的“舞蹈元宇宙”中,不仅仅是十二生肖会依次亮相舞台,孔雀、月光、麒麟等经典形象也会陆续登场,并带来它们的精彩故事。
从一个时代舞者的视角回望,杨丽萍是在伟大时代演绎民族文化的代表,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现美、追寻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进程。20世纪70年代初,白族小姑娘杨丽萍从山村田野走上舞台。20世纪80年代初,杨丽萍又从云南省西双版纳歌舞团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在北京的舞台上,她从自编自演的《雀之灵》开始,一步一步完成了从舞者到“舞神”的蜕变。由她创作的《月光》《两棵树》《雀之恋》等作品,不仅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而且舞出国门,影响深远。以《云南映象》《十面埋伏》等舞剧为代表,完成了从云南到全国、从东方到西方的贯通,让中国看见云南、让世界看见中国。
杨丽萍说,小时候跟着父辈在田埂上起舞,现在在舞台上跳舞,这50多年来记不清上了多少次舞台,每当走到侧幕条,她就感觉是站在田埂边,一跃上舞台,就如鱼得了水。是自然教会了她情感的表达,成为一个生命的旁观者。对她来说,生活、自然、舞台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舞台上可以把月光洒向更多的人,一起舞,就有了无限的能量。
在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舞台形式上进行创新,传递出作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影响,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的理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生肖舞蹈是由杨丽萍引领的“新国潮”,国潮当然不仅仅是往历史深处的回溯,也可以是在土地上横向探索的“最炫民族风”。
杨丽萍经常在舞蹈作品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其独创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杨丽萍的舞蹈作品涉及生命、自然等主题,不同的人对舞蹈和艺术有着不同的期待和看法,甚至引发争议。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网络环境下公众人物形象保护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公众人物形象维权法律困境、平台以及用户在公众人物形象保护中的法律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著作权法委员会秘书长李伟民表示,社会各界人士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公众人物的合法权益,共同净化网络环境。
<<上一版 下一版 >>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