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2020-05-29 14:37:36 澎湃新闻

50年前,一尊建于唐代的大坐佛和周边的千佛造像因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建设而被淹没于碧波之下,以至于成了传说。澎湃新闻近日获悉,随着水库水位下降,这一几乎成谜的大佛膝盖以上终于露出水面。

四川省原仁寿县文化局长、原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局局长徐成村日前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数十年来,我印象里这尊大坐佛几乎从来没有现出过。得知佛像重新露出水面,内心激动不已。对于这尊水下重现的大佛保护很难,马上雨季一到,水位上涨,很快就看不见了。”

国内一位知名石窟研究专家表示,当地如果有条件,可以尽快利用水库水位低,大佛露出水面的这一难得契机进行勘察,因为文献资料的收集与保护也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方式。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仁寿黑龙滩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后,露出水面的唐代大坐佛,图片为仁寿县文管所提供

地处四川省眉州市仁寿县的龙泉山脉深处一座海拔760米高的崖壁上,有一尊建成于唐代神龙三年(公元707年)的全国最大且是唯一的半身胸佛(仁寿高家镇牛角寨大佛),它比乐山大佛早建成6年,是乐山大佛的蓝本,被誉为“中华第一胸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仁寿县,还有着一个淹没于水库之下的巨型大坐佛。记者从仁寿县相关文物保护人士处获悉,一尊建于唐代的15.8米的大坐佛和周边的千佛造像半个世纪前随黑龙滩水库建设而淹没于碧波之下,未见任何照片和记载,成了一个神秘的传说。而近日,随着水库水位的下降,这一半个世纪未现身的大佛终于露出水面。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仁寿黑龙滩水库露出水面的唐代大坐佛,图片为仁寿县文管所提供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与黑龙滩水库现身的大佛可资对比的另一大佛,唐代神龙三年的半身胸佛(仁寿高家镇牛角寨大佛)

“我的老家是四川仁寿县,古时候仁寿是比较偏避的地区,唐代大坐佛所在的位置就是古仁寿直到建国后上世纪50年代时期,通往成都等地的交通要衢——太乙坝。黑龙滩水库建成后,这些石刻全部隐蔽于水下。”四川省原仁寿县文化局长、原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局局长徐成村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电话采访时确认这一消息,据他介绍,这一露出水面的大坐佛龛为长方形平顶龛,高18米,宽9.5米,深6.5米,窟内为一尊弥勒佛坐像,高15.8米,头饰螺髻,右手执佛珠于膝上,跏趺坐于素面台上。旁边还有15窟近200尊造像。在古代石刻大坐佛最多的四川,这尊出水大佛的高度目前排名第六,前面分别是乐山大佛(71米)、荣县大佛(36米)、齐山坐佛(23米)、资阳大佛(22米)、以及安岳黄桷大佛(16米),这也是全川10座高15米的大佛中排第十位的大佛。查遍全国,目前现存高度超过15米的唐代石刻大坐佛仅十尊,除四川这几尊外,仅有龙门奉先寺、彬县大佛和宁夏须弥山大佛。由此可见,这尊坐落在黑龙滩深潭之中的大坐佛的价值不言而喻。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太乙坝现状,图片为仁寿县文管所提供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露出水面的浮雕遗迹,图片为仁寿县文管所提供

“1958年前,我在仁寿县的‘粮仓’借田区工作,赴县开会常经此地,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紧邻佛像左侧有一小小寺庙,改作当年借田区杨柳乡管轄的乡村小学,因检查学校工作,我曾到此同该校仅一位左姓先生共进他自做的午餐。其间有一次细观石刻,多属佛像,大小不等,星罗棋布,栩栩如生……”徐成村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我对这个地方印象太深,除了当年来回往返区县开会途经此地外,我和我的老伴也是在这里认识的,我现在已经八十几岁了,我们一直相伴至今。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女儿笑我‘董永是槐荫树做媒,你们是大佛做媒’。”

在《黑龙滩碧波中惊现千年石刻古佛》一文中,徐成村专门对这一古道有所介绍:“出城北,上成都,越望峨,过高店,艰辛翻过不见天日的阴气沟。下山后,豁然开朗,到了一处开阔之地,这里就是历史时期,古陵州城北出境去川西坝上成都省之要衢——太乙坝。举目四望,右侧一落千丈,令人胆寒,左侧一段不高的山丘形成屏障,峭壁上镌有石刻无数。耀眼者,昔日被美誉为蜀中遗墨尤多的清代举人史致康‘登仁寿域’四颗大字各长一丈,再者北端离地15米高处,一尊弥勒佛像善跏趺坐,手执佛珠齐膝,佛高16米,宽12米,慈眉善目,注视行人。据《中国文物地图集》记载:杨柳镇新村东北900米唐代佛像凿地面1.5米以上的青沙石悬崖之上,佛像195尊……”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黑龙滩水库露出水面的石窟遗存,图片为仁寿县文管所提供

仁寿县历来是四川省有名的严重干旱县,“下雨水外流,无雨吃水愁,十年有九旱,用水贵如油”,可以说是仁寿县严重缺水情况的真实写照。上世纪70年代,为抗击旱情,解决农业灌溉问题,四川第一个大型引蓄灌溉工程仁寿黑龙滩水库开建。在黑龙滩的高山峡谷筑起271米长的堤坝,锁住了来自都江堰的3.6亿立方清水,湖面23.6平方公里。而正好在水库上游主航道上的大坐佛和周边的千佛造像也一起随之淹没于碧波之下。“每当农田需水季节水位降低,部分遗迹就会随着水位高低变化,局部或全身露面。但是这尊大坐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有的时候只是头部隐隐约约看到一点点,有时候坐船经过,也只看见水底下一点隐隐约约的影子,像海市蜃楼。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佛像重新露出水面,内心激动不已。”徐成村对澎湃新闻说:“这尊大坐佛在文革时期面部曾被毁坏过。经过半世纪水的浸泡和侵蚀,除生满青苔和水腐蚀的痕迹外,大佛佛身依然清晰完好。目前所见,大佛所在龛窟上长满了茂密植物,遮挡住了大佛的肩部和脸,只能看见大佛佛身的袈裟线条唐风扑面,双手置于膝盖,膝盖以下被泥沙掩埋在水下。”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仁寿黑龙滩水库露出水面的唐代大坐佛近景,图片为仁寿县文管所提供

当年技术和文保理念等问题留下的遗憾,今天是否能有所弥补,徐成村对此表示很难,“黑龙滩深水时节,你根本看不见它。只是这几天农田用水多,水库水位下降,才浮出来了。雨季一到,马上又会被淹没下去了。当然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的科技,但是如果要保护,工程会非常大。”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黑龙滩水库露出水面的石窟遗存,图片为仁寿县文管所提供

国内一位知名石窟研究专家今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今年四川与重庆雨量较小,很多水库的水位都有所下降。对于这种水库已经修成,淹没在水下的大佛再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其实不太现实。石刻最怕的是一冷一热,它一直在水下,反而可以一直保存下去。但是当地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水库水位低,大佛露出水面的这一难得契机进行勘察,拍照、记录,甚至三维扫描,因为文献资料的收集与保护也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方式,而且这对于今后川渝地区佛教造型的比较性研究也是有意义的,包括它的开凿年代、石刻造型风格等。”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龙岩古人墨迹

据当地文物界人士介绍,当年因建设黑龙滩水库,除了这一淹没于水下的唐代大坐佛和周边的千佛造像之外,部分石窟浸入水下的还有与太乙坝石刻遥遥相望的“龙岩”遗迹。

仁寿县志记载:“陵州(仁寿古称)多以龙名,若龙兴、龙居、龙泉、龙岩是也······龙岩者镌石为龙卧岩下·····”古人依山取势凿岩为龛,在长30余米,高20余米,深10余米的洞窟中,镌刻了一条近10余长的巨龙,俯伏而卧,栩栩如生,故称“龙岩”。“龙岩”与太乙坝石刻都在太乙坝“盆形”峭壁之上,太乙坝石刻位处“盆形”西南边缘,龙岩遗迹位处“盆形”东北边缘。未出现黑龙滩之前,人们要看巨龙只能置身低处翘首仰望,黑龙滩建成后形成天然奇观:洞中那条石刻巨龙,大部腾于湖面之上,小许漫于碧波之中,酷似蛟龙戏水,可为壮观。斗大“龙岩”二字,气势雄伟,清晰可见。

大型唐代坐佛被淹半世纪重露面

龙岩弥勒佛像 

“龙岩”左边峭壁上有唐代弥勒佛像和碑文题记。1983年仁寿县文化局开展全县“普查文物”工作。普查人员在翻阅历史资料时,发现古《陵州志》上有“文同北宋熙宁四年知陵州后,在龙岩写怪石墨竹,两壁摩岩隐隐有光·····怪石墨竹无墨迹,无镂痕;用水涤石,点画犹新”等记载。于是立即现场勘查、走访,经过十分艰苦的工作,发现了颇为珍贵的文同真迹:在临江峭壁上,有约4.5米高,3.5米宽,2.5米深的龛窟,窟内一尊近3米高的佛像安详端坐,左右崖壁杂草丛生,除去杂草,现出对称各近两米高,1.5米宽的平面石壁,用水洗涤,顿觉壁面发生变化,逐渐现出墨迹,详细观看,原来是一段工整字迹,文曰:“霜月澄凛,天风清劲,御史公刚明英烈之气,其钟于斯云。乾道五年冬十月。峨眉杨季友”。字迹突然出现,普查人员兴奋不已,于是又立即清洗佛像右侧石壁,可幸文同的墨迹现身了。虽因年代太久,历经沧桑,很难看清楚作品全貌,但墨竹主杆苍劲,根系繁茂,叶片多姿却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