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遗产研究、保护措施建议
河南是甲骨文的故乡,除安阳外,在郑州、洛阳等地均有出土,更应有所作为。近百多年来河南出了许多知名学者,奠定了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的基石。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甲骨等古文字与古文明的探索,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河南也是置身其间。现在大环境有这样的机遇,河南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应该要研究制定一个全省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的纲要和配套实施的细则,聚集全省专业力量,将此做大做强。希望在有关部门的组织筹划下,落实人、财、物以确保计划的实施;要有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按部就班,有序推进。
要重视甲骨文全息性整理研究,“清清家底”,就河南来说,国家有关单位所藏非考古发掘品计1500片左右,而民间收藏情况的摸底调查,不容忽视,可能有上万片以上,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
要重视和扶持权威的、接地气的、有计算机专业技术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甲骨文大数据信息处理共享平台的构建,但要节省财力,避免重复建设。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持运行的长期工程项目“殷契文渊”,是当今真正公益性服务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已建设多年,在学界有一定影响,大力扶持必能有更大成就。
要重视“绝学”“冷门”学科考评体制的创新,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甲骨等古文字研究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一些大型的、工程性项目的研究,需要长久专注,不能追求成果产出“短平快”,否则就很难出学术精品,也很难培养、吸纳高水平、有奉献精神的学者。新形势下,要重视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建立正向、合理的有利于冷门学科发展的学术考评机制。
(作者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甲骨学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