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思凡感受颇深的,是科技考古的魅力。比如运用3D打印技术,为大质量青铜文物穿上硅胶膜制作的“软猬甲”,让其在出土提取时免受损害;同位素追踪溯源技术,为文物来源研究打开更广阔的视野……“高科技大量运用,让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处处都能感受到科技和创新的力量。”李思凡说。
修复:
让文物重焕光彩
在这次三星堆考古发掘中,5号坑发现的黄金大面具曾轰动一时。黄金面具的修复,更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虽然今年刚30岁出头,鲁海子却算得上是一位金器修复与研究的老手。在来三星堆之前,鲁海子曾是江口沉银遗址文物保护修复现场负责人,参与江口出水金器的矫形等相关工作。2020年底,三星堆4号坑勘探时发现了黄金残留物,鲁海子便接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通知,来发掘现场做金器矫形工作。
“文物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开展修复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清理和研究工作。”鲁海子说,拿金器来说,在提取之后,首先要对埋藏环境的泥土和金器上的附着物进行取样分析,然后再根据文物的受损状况绘制文物病害图,最后才是清理表面附着物并进行矫形。
“三星堆的金器受损都很严重,刚出土时基本无法完全确定原有形状。”鲁海子说,他还记得,5号坑黄金大面具刚发现时,被泥土挤压变形成不到两厘米厚的一块,静静地埋在坑中。在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到来之前,他连续几天进行相关准备工作,提取金面具的相关成分进行检测,判断矫形的可行性,为后期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保障。
从开始矫形到完全展开这张黄金面具,鲁海子和修复团队的专家们花了大约一周时间。修复过程也有不少“门道”,比如对褶皱的处理,“有些褶皱可能是在当初生产加工时留下的,就不能展平,要尽量从考古学的角度留存它最原始的信息。”鲁海子说,“看着黄金面具从一团疙瘩逐渐舒展开,慢慢露出嘴巴、鼻子、眼睛,文物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心中的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