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出现是人类主观改造世界、创造世界能力的一次飞跃。在此之前,人类以打制石器为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工具。诚然,当陶器产生时石器还在发挥着巨大的生产和生活功能,但是陶器一旦出现,人类文明的圣火就以燎原之势燃烧开来。
自人类学会制作陶器以后,为生产和生活的创造性劳动与此前大不相同。陶是泥土与火结合起来的产物。人的思维活动、立体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易于改造的泥土变成了陶罐、陶缸、陶釜、陶盆、陶碗等,这些陶器最先用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特别是饮食的需要。如此,人类结束了长期的干食状态,步入汤食和干湿混食的阶段,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食物链条延伸,生命周期拉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首先从饮食上开始,一步步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饮食文化较之其他一切文化最早出现了。
因此,陶器较之打制、磨制石器可称之为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
出土陶器所证明的华夏文明发生的历史,不仅纠正了安特生等人“中国原始陶器由西亚传入”的谬说,证明了中国陶器生产早于日本等国的事实,同时还解决了历史文献记述的错讹。
《史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韩非子》也说:“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大戴礼注补》有记:“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渔事亲。”上述文献均极言虞舜品德高尚,能力非常,解决了东夷人制陶而苦窳的难题。这在当时真可谓功盖当世,善莫大焉。于是以李斯为代表的《仓颉篇》作牵强附会之论:“舜始为陶。”
战国时期的另一名著《吕氏春秋》有言:“昆吾作陶。”汉之许慎《说文解字》延续这一观点提出:“陶瓦器也,从缶,古者昆吾作陶。”
时隔两年,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改陈后重新与观众见面。新陶瓷馆位于武英殿区,展品数量从400多件增加到1000余件,展示主题从11个增至17个,展示形式亦有所创新,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