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古人何以过冬闲?风雅别致、意趣盎然

这个寒冷的冬日,开着空调或暖气,刷着手机看着世界杯,是很多人的日常。那么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时代……古人在寒冬时节都做些什么来打发时间?不得不说,有些古代文人过冬方式,风雅别致,又充满意趣。

围炉煮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问刘十九》,很多人都会背。寒冷的冬日里,眼看着就要下大雪了,白居易看着红泥小火炉上一壶温热的好酒,忍不住写首诗邀请好友围炉共饮,真是十分浪漫了。刘十九也很上路子,立即回了一首诗:“知己三杯酒,暗香共暖炉。北风谁踏雪,疏影伴君无。”

“这个时候的白居易,因为朝廷斗争,被贬官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做司马,但他心态调整得很好,没有自怨自艾。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的怡然自得。”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对记者表示,甚至有人推断,白居易在红泥小火炉上热的酒,是他自己酿的,毕竟在唐代,酒还是挺贵的,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家自酿。

围炉煮酒,诗歌唱和,是古代文人在冬日的一大风雅事,诗与酒,带给他们足够的精神慰藉。和白居易、刘十九两人写诗约酒相比,唐朝名相张九龄就是个雷厉风行的行动派了。他想与友人陆澧在冬日里喝酒作诗,就立即走出家门,因为在他看来,这件事就得“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即便山路崎岖遥远,也会欣然前往;纵使大雪厚积,也要踏雪前去。

围炉煮酒这样有仪式感的冬日活动,现如今又重新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了,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选择的是围炉煮茶。茶炉中煨着茶,桂圆、红薯、花生等小食将烤盘填得满满当当,年轻的茶客围炉而坐,一边闲聊,一边伴着温润的茶香品尝茶点,颇有几分古意。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围炉煮茶”这个关键词,会跳出几万条搜索结果。围炉带来的温暖和治愈,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延续。

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于漫天飞雪之时,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踏雪寻梅,赋诗写文。

“踏雪寻梅最出名的文人,当数唐朝诗人孟浩然。”赵翌介绍,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孟浩然为什么爱梅花?他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参加科考期间,与王维结交为挚友。有一次,他与王维同作梅花诗,总感觉王维的咏梅诗句胜自己一筹,于是向王维请教。王维说:“万千字词任其用,诗之精灵在四周。”孟浩然听后深受启发,决心到深山里看看真正的梅花,品味其性格和气节。于是,尽管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仍一路寻觅梅花芳踪。别人问他为何大冷天往山里跑,他回答说:“我在这里寻梅。”也由此,“踏雪寻梅”的典故被世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即便不下雪,赏梅也是古代冬日风雅之事。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描述过赏梅的场景——如果在山中,则搭起一顶帐篷,三面挡风,留一面观景。人们坐在帐篷中,用炭火取暖、温酒。如在园中,则设置几扇纸屏风,上面加上平顶,四面设置可以开闭的窗子。如此大费周章,只为赏一会儿梅花,足见古人对梅花的喜爱。

踏雪寻梅也是许多画家笔下的重要题材。明代画家王谔的《踏雪寻梅图》描绘了一主三仆于雪天往深山寻梅的情景。只见画中山石棱角方硬,两株古梅盘根错节,树干虬曲苍劲,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感叹一声“暗香疏影”。清代的《乾隆雪景行乐图》也是画的雪中赏梅,虬曲生姿的枝干上,朵朵凌寒怒放的红梅分外惹人注目。乾隆皇帝手持如意端坐在廊下的交椅下,一边观赏屋外的雪景,一边看着几位或放爆竹,或堆雪狮的皇子,目光慈祥,神态安然。这幅画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与中国画家唐岱、陈枚、孙祜、沈源、丁观鹏合作完成,堪称清朝乾隆年间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的佳作。

影视剧中也有踏雪寻梅,1987版《红楼梦》留下了唯美片段。曹雪芹在原著中写道:“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白雪、美人、红梅,构成一幅经典的画面,电视剧中极好地进行了还原,让人难忘。

寒江垂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垂钓的画卷。

大雪覆盖,天地间白色苍茫,万籁俱静,只见一舟一钓翁,这是何等的意境。难怪后世的画家纷纷据此画了许多寒江垂钓的名画。

《雪渔图》是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幅绢本设色画,此图为描绘南方渔翁站在雪景中望着鱼儿上钩的生动情态。一个雪后风寒的傍晚,一位头顶蓑笠、身穿蓑衣的老渔翁站在河岸上,一手持竿捂着嘴鼻,专心致志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他的蓑笠、蓑衣还带着未化的积雪,十分生动。

《明袁尚统寒江独钓图》是明代画家袁尚统的绘画作品。此图中,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这幅画完美体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清代胡锡珪的《寒江独钓图》扇页,同样也是根据柳宗元《江雪》的诗意而绘制。作者为了表现下雪的情景,特地在江面、蓑衣、斗笠及竹叶上敷以白粉,白色不仅暗示出雪意,也增强了画面清凉的意境,与垂钓者自得清娱的高逸品格相应。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