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你是否曾回忆起自己的学车经历,是否还记得那份“艰辛”。不过,别忙着感叹,或许古人在学车时也与我们有同样的心情。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古代,古人同样需要学习驾车技术。那么,古人学车也需要去驾校吗?他们都需要学习哪些驾驶技术呢?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元赵雍《挟弹游骑图》(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

选马车,进驾校

现代社会,当我们决定去驾校学车后,第一步是选择车型,仔细斟酌是学小客车还是中型客车,是选择C1手动挡还是C2自动挡。与我们一样,古人进入驾校之前也需要先明确车型。

古代制车业是传统手工业部门之一,先秦时期,我国的古车制造技艺就非常高超。相传,最早发明车的是黄帝,黄帝还因此有个别名——轩辕氏,“轩”指有围棚的车,“辕”指车的纵向构件。黄帝作车这一传说也被收录在史籍中,历代相传。《汉书·地理志》载:“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除了黄帝作车的说法外,还有奚仲作车、奚仲之子吉光作车等多种说法。其中,奚仲作车的说法也流传很广。奚仲为夏时期工匠,官职为“车正”,《左传》记载定公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考古发掘中,研究人员在安阳殷墟、山车滕州前掌大(dài)等商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用于殉葬的车马坑。《周礼·考工记》中详细写了车辆的制造流程,与车轮制作有关的检验标准多达十项。考古发现与史书记载都说明先秦时期我国发达的车工技术。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从秦陵出土铜车马可窥当时精湛的造车技艺。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数字展览

古代的车类型多样,讲究颇多。比较智能的车有记里鼓车和指南车,记里鼓车出现于西汉时期,车上有两个小人,车每行一里路,敲鼓一下,可以记录和报告车的里程;指南车相传是黄帝发明,可以指明方向。如果从动力角度来区分,古代的车可以被分为人力车和畜力车,大家熟知的人力车有撵(轿子)、独轮车和黄包车,而畜力车主要有马车、驴车和牛车。畜力车还被分为单辕车、双辕车,单辕车至少需要两匹马拉动,双辕车一般一匹马就能拉动。

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马车,而牛车见得不多。实际上,古代中国使用牛车的历史也很悠久。传说中,夏代王亥发明以牛驾车。早期,贵族不乘坐牛车。到了汉代,牛车逐渐成为重要的通勤工具。《晋书》记载:“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贫弱者至乘牛车。其后稍见贵之,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遂以为常乘。”牛车因为行走安稳,又可以装帐帷,在全国普及开来。魏晋时,北魏皇帝出行乘坐大楼辇,“驾牛十二”。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六朝灰陶牛车。来源/南京博物院

不过,牛车的速度比较慢,安全指数较高,对驾驶员的要求相对较低。相比之下,马车的速度较快,在作战与交通运输方便都有重要的地位,对驾驶员的车技要求更高。尤其是用于作战的马车,驾驶员往往需要同时控制多匹马,难度系数直线上升。因此,在先秦时期,对想要驾驶作战马车的“司机”而言,他们需要进入“驾校”,潜心修炼技术。

复杂的驾驶技术

古人常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就是指驾驶马车的技术。西周时期,六艺是士大夫必须掌握的技能。不过,当时私学尚未兴起,因此有资格学习驾驶技能的人并不多。一般而言,士大夫会在十五岁之后进入官府所办的大学中学习驾驶技巧。

士大夫驾驶的车辆类型是战车。春秋战国时,战车是重要的作战工具。所谓的“战车”,本质上也是马车的一种。战车一般由四匹马拉动,中间两匹为“服马”,外侧两匹为“骖马”。车辆上一般有三个人,左边为射手,中间为驾车的御者,右边为执戈矛的卫士。马身上套有皮甲,车身有青铜护片。一些汉字也显示出了古代马车的状况,比如“驷”就是指套四马的车,“乘”指的是四马一车。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单辕战车手绘示意图。来源/李有强《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周秦两汉驾车运动及其文化内涵》

战争之中,战车的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御人的地位也相应的非常高。大教育家孔子,曾经也是一名御人,他曾谦虚地说道:“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随着教育的普及,御车也被纳入学校课程之中,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驾车技术,教授御车技术的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驾校”。那么,古人究竟需要在驾校中练习哪些技术呢?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孔子奔驰列国十四秋,体现了他的执御之术。作者/吴泽浩,来源/孔子博物馆

最重要的技术是控制马匹,驾驶员需要通过“捶策”和“衔橛(jué)”,才能控制马匹跑动。“捶策”主要是说右手挥马鞭刺激马匹前行;“衔橛”指马口中含的马嚼子,橛与辔相连,可以通过左手执辔控制马匹前行的方向。一名优秀的御手,需要让车马的进、退、行、止、驰、骤都与自己的意图吻合。

典籍记载,古代还有五条专门用于考核的驾驶技术标准,有点类似于今天“科目x”的测试方式。这一标准就是《周礼》提出的“五御”,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衡,逐禽左。看着有些复杂,但实际上这五条考核标准与我们当代的驾照考试有着梦幻联动。

科目一,“鸣和鸾”。鸣和鸾是车的铃铛,“鸣”在轼上,“鸾”在衡上,“鸣和鸾”指开车时需要注意车上铃铛的声音相互协调,实际是重视控制速度。当代驾车时,也需要注意速度,尤其是路考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换挡操作。

科目二,“逐水曲”,指沿着河边开车,即便道路逶迤,也不能坠入河水中。这一标准注重车辆控制能力,类似于当代驾校考试中的单边桥与S弯考核。

科目三,“过君表”,指驾车向辕门直入时,需要做到中而不偏,表示礼仪。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是躲避障碍的意思,因为平时训练中,教练会在辕门处放置障碍。躲避障碍也是当代驾驶员需要具备的驾驶技能之一。

科目四,“舞交衡”指车辆在十字路口,车辆左旋右转与马的步伐需要互相配合,注重四马协调能力。

科目五,“逐禽左”指在开车时要把车辆驾驶到禽兽的左侧,方便射杀,这样可以在战场上更好发挥弓箭的威力。

技术之外,驾驶员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道路规则,比如周代道路共有五级(径、畛、涂、道、路),车制有一轨到九轨,“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由中央”。秦代实行“车同轨”,车辆的车轨更加标准化,秦代还修建有高速公路驰道。值得一提的是,秦代对驾驶员的考核和管理十分严苛。《除吏律》规定,如果御人四次驾考没有合格,就会失去考试资格,还要罚四年徭役并处“一盾”罚金(相当于384钱)。

汉代以后,由于步兵与骑兵变为军队的主力,战车逐渐衰落,六艺之一的“御”也渐渐失传。驾驭马车更多成为贵族之间的娱乐活动。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北宋《游骑图》(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与战车驾驶的情况有关,有人会问,对于普通的马车,古人在驾驶方面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吗?

古籍中还真有不少记载。唐太宗时期颁布了交通法规《仪制令》,对行车速、行车安全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果非重要事件发生,在人烟密集的街道超速开车,将会受到杖责的处罚;进入城门需要遵守“来左去右”的规定等。《大清律例》中也对“车马杀伤人”作出相关规定。

古代优秀的驾驶员们

古代如此注重驾驶培训,自然也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驾驶员,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造父。

西周时,周穆王曾经坐着8匹马的舆车周游天下,流传有“穆王八骏”的说法。传说,周穆王的马能够日行万里,而驾驶这些车辆的是造父。造父高超的御车技术来自于泰豆氏。《列子》载,泰豆氏没有直接教给造父驾驶技术,而是让他在木桩上快走。造父虽然不解,但还是按照要求认真练习。等到造父的快走技术熟练后,泰豆氏对他说,快走与驾驶技术其实是相通的,都需要用心,“凡所御者,亦如此也……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造父在驾驭马车技术高超,可以一次驾驭二十四匹马,使马蹄错落有节。

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列子》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留下了许多车战与驾驶员的记载。论最忠勇的驾驶员,还得讲一讲春秋时期的御手解张。成公二年(前598)晋齐鞌(ān)之战是春秋时期重要的车战之一,齐军与晋军在山东鞌(今山东济南)列阵。战车上共坐三人,为晋军主帅郤克驾车的就是解张。在激烈的战争中,解张不幸中箭,鲜血直流染红了左边车轮,但是他仍然一声不吭,驾驶战车勇往直前。不仅如此,他还空出右手,帮助郤克击鼓指挥。在三个人的互相勉励下,最终晋军取得大胜。

战国时期,技术卓越的驾驶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子期。王子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御人,声名在外。赵襄王听说后,表示要向他学习驾驶技巧。一年之后,赵襄王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驾驶技巧,提出要与王子期比赛,比了三次,输了三次。赵襄王认为一定是王子期并没有将自己的驾驶技巧全部教授给他,十分生气。王子期说:“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意思是赶车时需要注意力集中在驾车上,不能一味想着获胜,不然便会影响马的发挥。

这么看,古往今来,我们都在驾校的严格训练、高标准的考核中,提升自己的车辆驾驶技能。“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春节期间,新老司机们务必注意出行安全!

驾马车上战场!在古代“硬核驾校”要学些什么?

参考文献: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有强:《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周秦两汉驾车运动及其文化内涵》,《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