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刻苦,还是“不求甚解”的消遣,书籍总能带给我们以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

古时,统治者为了消弭舆论、钳制思想,时常大举销毁各类书籍。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在历朝历代各类烧书、毁书,以及各类“文字狱”的摧残之下,那些珍贵的经典书籍最后都去哪儿了呢?

先秦两汉的书籍保存和文化传承

得益于领先同时代的文字系统,中华民族自古便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优良传统。即便是在遥远的商周时代,那些镌刻于青铜和甲骨之上的文字,亦有专门的国家机构负责收纳和保管。正是通过那些“父子相传,以持王公”(《荀子·荣辱篇》)的史官不懈努力,中国文明才呈现出“三代虽亡,治法犹存”的薪火相传的局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竹简的普及,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藏书开始变得日益丰富,并由此诞生了相当于今天“国家公立图书馆”的“藏室”。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李耳,曾以“守藏室之史”的身份接待了前来“问礼”的鲁国学者孔丘。从此后孔丘的弟子一次性从“藏室”借阅、抄录了大量典籍的情况来看,在周王室的“藏室”之中,应该拥有一整套完备的书籍收藏和调阅制度,并通过分门别类的书架予以存放。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先师孔子行教像拓片。作者/(唐)吴道子

随着秦汉帝国的崛起,大一统的中央王朝首先面对的便是从全国各地不断涌来的海量信息。秦始皇每天不得不以衡石量书,汉武帝刘彻更不得不面对东方朔一人便上呈“三千奏牍”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不得不设立专门的“秘府”,将各类重要典籍收藏在能有效防止火灾,且能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的“石室”之内,收纳于装有黄铜包边的“金匮”之中。这与今天的档案室或许有些相似。

也正是源于皇室图书馆的存在,虽然秦始皇曾两度“焚书坑儒”,但历代史志、先贤智慧仍能够得以传承。如秦末乱世中,刘邦麾下重臣萧何在“先入关中”之后,便第一时间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皇家的石屋金匮固然是保存书籍资料的理想条件,却并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的,真正令大量上古典籍经历秦汉乱世流传下来的,还是国人对知识的渴望。当时,大多数读书人小心翼翼地将手头有限的卷册,收纳于名为“书笈”的竹箱之中,背负着它踏上了上下求索的道路。

东汉时代的学者任末年少之时,曾背负上满载书卷的竹笈,四处游学。每到一处他便“编茅为庵,削荆为笔”,随后取出竹笈中的书籍“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有趣的是,如任末这般“负笈从师”的古代求学游子形象,最终是通过徐克电影中并不曾好好读书的“宁采臣”而深入人心。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张国荣扮演的宁采臣。来源/电影《倩女幽魂》截图

可以说,正是那些深藏于宫闱的石室之中的金匮、背负在学子的身上竹笈,令诸多上古典籍躲过了来自政治与战火的劫难,顽强地留存了下去,并最终在天下再定后重新传播开来。

门阀时代的书籍流传

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发展,魏晋时代的人们已然有了洛阳纸贵的烦恼和困扰。除了抄录各类典籍之外,呈现于纸上的书画作品也成为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文化收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用于收藏文化产品的书橱在形制上逐渐走向成熟,很多高门子弟也以收集整理上古典籍为毕生事业,由此诞生了“两脚书橱”的典故。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冠以“两脚书橱”名号的,是生活于南朝宋、齐两朝之间的文学家——陆澄。作为崛起于东汉、三国时代的吴郡陆氏后裔,陆澄自幼好学,甚至达到“行坐眠食,手不释卷”的地步,但过于耿直的性格令他仕途坎坷,以至到了晚年,反而成了后起之秀王俭的下属。

王俭不仅是昔日与司马氏“共天下”的琅琊王氏之后,更是宋明帝刘彧的女婿,辅佐齐太祖萧道成废宋自立的有功之臣。面对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领导,陆澄本应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但偏偏王俭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虽然对陆澄还算客气,可一旦摆出自己博闻多识的架势来,陆澄还是按捺不住的委婉顶撞道:“在下是个闲人,平生就以读书为业。而且年纪比领导你大很多。领导年纪轻轻就身负重任,就算有时间看书、一看就能记住,恐怕也没在下见过的多。”(仆年少来无事,唯以读书为业。且年已倍令君,令君少便鞅掌王务,虽复一览便谙,然见卷轴未必多仆。)随后陆澄让王俭先列一个书单,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又列了几百个书名,王俭竟一本也不曾看过,只能叹服。

陆澄虽被称为“当世硕学”,却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作品,一度想要编撰《宋书》,也始终未见动笔,王俭便取笑他说:“陆公,书橱也。”大体是揶揄他空有满腹经纶却不懂运用。对于领导的调侃,陆澄也只能报以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事实上陆澄一生不仅保护和挽救了诸多在社会动荡中散佚的“坟籍”,自己也写下了不少地理方面的著作和各类传记,可惜这些作品都在其死后才公诸于世,先于陆澄去世的王俭最终还是无法看到。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陆澄画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2024-07-05 10:15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三星堆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2024-07-05 09:49 苏轼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

    2024-07-02 14:56 四川大学博物馆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有难忘的回忆,有未知的惊喜,有无数正等待慢慢实现的璀璨梦想,是的,这就是夏天。

    2024-07-01 10:03 夏天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