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刻苦,还是“不求甚解”的消遣,书籍总能带给我们以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

古时,统治者为了消弭舆论、钳制思想,时常大举销毁各类书籍。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在历朝历代各类烧书、毁书,以及各类“文字狱”的摧残之下,那些珍贵的经典书籍最后都去哪儿了呢?

先秦两汉的书籍保存和文化传承

得益于领先同时代的文字系统,中华民族自古便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优良传统。即便是在遥远的商周时代,那些镌刻于青铜和甲骨之上的文字,亦有专门的国家机构负责收纳和保管。正是通过那些“父子相传,以持王公”(《荀子·荣辱篇》)的史官不懈努力,中国文明才呈现出“三代虽亡,治法犹存”的薪火相传的局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竹简的普及,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藏书开始变得日益丰富,并由此诞生了相当于今天“国家公立图书馆”的“藏室”。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李耳,曾以“守藏室之史”的身份接待了前来“问礼”的鲁国学者孔丘。从此后孔丘的弟子一次性从“藏室”借阅、抄录了大量典籍的情况来看,在周王室的“藏室”之中,应该拥有一整套完备的书籍收藏和调阅制度,并通过分门别类的书架予以存放。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先师孔子行教像拓片。作者/(唐)吴道子

随着秦汉帝国的崛起,大一统的中央王朝首先面对的便是从全国各地不断涌来的海量信息。秦始皇每天不得不以衡石量书,汉武帝刘彻更不得不面对东方朔一人便上呈“三千奏牍”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不得不设立专门的“秘府”,将各类重要典籍收藏在能有效防止火灾,且能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的“石室”之内,收纳于装有黄铜包边的“金匮”之中。这与今天的档案室或许有些相似。

也正是源于皇室图书馆的存在,虽然秦始皇曾两度“焚书坑儒”,但历代史志、先贤智慧仍能够得以传承。如秦末乱世中,刘邦麾下重臣萧何在“先入关中”之后,便第一时间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皇家的石屋金匮固然是保存书籍资料的理想条件,却并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的,真正令大量上古典籍经历秦汉乱世流传下来的,还是国人对知识的渴望。当时,大多数读书人小心翼翼地将手头有限的卷册,收纳于名为“书笈”的竹箱之中,背负着它踏上了上下求索的道路。

东汉时代的学者任末年少之时,曾背负上满载书卷的竹笈,四处游学。每到一处他便“编茅为庵,削荆为笔”,随后取出竹笈中的书籍“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有趣的是,如任末这般“负笈从师”的古代求学游子形象,最终是通过徐克电影中并不曾好好读书的“宁采臣”而深入人心。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张国荣扮演的宁采臣。来源/电影《倩女幽魂》截图

可以说,正是那些深藏于宫闱的石室之中的金匮、背负在学子的身上竹笈,令诸多上古典籍躲过了来自政治与战火的劫难,顽强地留存了下去,并最终在天下再定后重新传播开来。

门阀时代的书籍流传

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发展,魏晋时代的人们已然有了洛阳纸贵的烦恼和困扰。除了抄录各类典籍之外,呈现于纸上的书画作品也成为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文化收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用于收藏文化产品的书橱在形制上逐渐走向成熟,很多高门子弟也以收集整理上古典籍为毕生事业,由此诞生了“两脚书橱”的典故。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冠以“两脚书橱”名号的,是生活于南朝宋、齐两朝之间的文学家——陆澄。作为崛起于东汉、三国时代的吴郡陆氏后裔,陆澄自幼好学,甚至达到“行坐眠食,手不释卷”的地步,但过于耿直的性格令他仕途坎坷,以至到了晚年,反而成了后起之秀王俭的下属。

王俭不仅是昔日与司马氏“共天下”的琅琊王氏之后,更是宋明帝刘彧的女婿,辅佐齐太祖萧道成废宋自立的有功之臣。面对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领导,陆澄本应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但偏偏王俭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虽然对陆澄还算客气,可一旦摆出自己博闻多识的架势来,陆澄还是按捺不住的委婉顶撞道:“在下是个闲人,平生就以读书为业。而且年纪比领导你大很多。领导年纪轻轻就身负重任,就算有时间看书、一看就能记住,恐怕也没在下见过的多。”(仆年少来无事,唯以读书为业。且年已倍令君,令君少便鞅掌王务,虽复一览便谙,然见卷轴未必多仆。)随后陆澄让王俭先列一个书单,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又列了几百个书名,王俭竟一本也不曾看过,只能叹服。

陆澄虽被称为“当世硕学”,却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作品,一度想要编撰《宋书》,也始终未见动笔,王俭便取笑他说:“陆公,书橱也。”大体是揶揄他空有满腹经纶却不懂运用。对于领导的调侃,陆澄也只能报以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事实上陆澄一生不仅保护和挽救了诸多在社会动荡中散佚的“坟籍”,自己也写下了不少地理方面的著作和各类传记,可惜这些作品都在其死后才公诸于世,先于陆澄去世的王俭最终还是无法看到。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陆澄画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龙脉”一词听起来似很神圣,可一听它的来历,却又有一点儿让人不好理解:一说,西山的“天下第一泉”是北京“龙脉”。理由是京城里皇上的日常用水都是从那里拉来的。又说,从虎坊桥往大栅栏的那条大斜街是北京的“龙脉”,因为咱北京城就是从西南来的。

    2024-02-19 10:13 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腊八节当天,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包含7大板块25项主体活动,涵盖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服务活动、非遗体验展示、旅游休闲消费、冰雪研学旅游、文博展览展出、国际国内互动等多个领域,为人们喜庆过年、快乐出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024-02-01 09:57 文旅 春节旅游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