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2)

南北朝时期,尽最大力量保存各类典籍的还是梁武帝萧衍之子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生性恬淡,勤奋好学,他过目成诵,少时即读遍经书,擅长诗赋。萧统为广览博采诸子百家典籍,漫游江浙一带,到过常熟、江阴、天目山等处。他在二十岁时来到招隐寺,见这里远离尘嚣,幽雅清静,是读书的绝佳之地,便留下来在此建了一座读书台,潜心读书。

萧统一次性移东宫藏书三万卷于招隐寺,把梁武帝派人送来供他享用的几十车豪华物品婉言退回;把宫女御乐全部打发回建康。身边一个太监劝他将御乐留下,萧统吟起西晋诗人左思的著名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以此表达自己潜心攻读编纂,不沉溺女色乐音之志。最后,他只留下八个太监随侍身旁。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萧统画像

此后,萧统召集天下英才名士齐聚寺内增华阁,其中包括已入佛门为僧的“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和“诗品”作者钟嵘。他们在增华阁共同研究,商榷古今,历时多载,编选成功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昭明文选》。可惜的是,《文选》编成后,心力交瘁的萧统不久双目失明。梁武帝萧衍得知儿子病重,派人将他接回建康。最终,萧统英年早逝。由此,招隐寺也留下“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的传说。

或许陆澄、王俭、萧统这些“高门子弟”大量收集上代典籍的确存在一定私心,但客观上保护了中原大地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诸多典籍,令其不至于在频繁的天灾人祸中散佚,在未来的岁月中重放光彩。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北齐校书图》。作者/(南北朝)杨子华(传),来源/波士顿美术馆

无独有偶,中国北方也有一些士大夫阶层全力保留着各类文化典籍。源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他们不得不将典籍披上宗教的外衣。如东晋第一个最富影响力的高僧道安,便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被前秦国主苻坚俘获后,由于其“外涉群书,善为文章”,以致“长安中衣冠子弟为赋诗者,皆依附致誉”。苻坚也“敕学士内外有疑者,皆师于安”,以致“京兆为之谚语说:‘学不师安,义不中难。’”可以说,道安是利用其在佛教界的影响,在各类典籍的保存和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唐宋时期的私人书籍传承

中华文明在隋唐两代进入又一个鼎盛时代。强大的国力催生出空前繁荣的文化,书籍传承的模式也日益完善,更出现以家族为单位的私人藏书。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曾亲手制造了一架柏木书柜,作为送给外孙的礼物,并写下著名诗句《题文集柜》。

这首诗中,白居易先是不无自夸地展现了自己一生的文学成就:“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但随后又委婉表示自己一生无子,从弟弟白行简膝下过继的养子白阿崔亦早年夭亡,面对世事无常,他只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将这些书卷传给外孙:“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纸制书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面前终究是脆弱,无论主人在世之日照顾得如何细心周到,在不可预见的未来,它们都会面对离散、散佚甚至烟消云散的结局。正因为相伴短暂,才让藏书的拥有感更趋真实和难能可贵,恰如白居易在诗中所说:“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勘书图》。作者/(五代十国)王齐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