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历史上的渡水“神器”:浮囊、皮筏和皮船

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是现代人热衷的一项户外娱乐项目。其实古人也玩漂流,而且玩出了历史,玩出了文化,尤其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河谷地带。古代的漂流神器主要有浮囊、皮筏、皮船三种类型,但它们并不是为了满足户外娱乐而产生的,而是古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适应环境的历史产物。

浮囊、皮筏和皮船的起源甚早,在世界各地的历史进程中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从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浮囊、皮筏和皮船同样是我国先民适应山高水险、环境复杂的高原河谷交通运输而采用的主要渡水工具,而且普遍运用于我国古代各民族的军事活动之中,成为军队涉水渡滩的必要军事装备。长久以来,这些渡水“神器”密切参与了中国边疆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民族地区谱写了一段独特而光辉的历史篇章。

浑脱飞渡只须臾

清人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历数云南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史,其中“元跨革囊”一句,反映的是这样一段史实:南宋末年,蒙古军采取南征大理,迂回包抄南宋的策略,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领分兵三路,直指云南。南宋宝祐元年(1253)秋,忽必烈亲率中路军,“过大渡河,又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蒙古军依靠革囊这种渡河“神器”,迅速突破金沙天险,如同神兵天降,一路入丽江,平大理。

图片

革囊渡河(1923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洛克摄于丽江。来源于网络)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被称为“革囊”的渡河神器是什么,包括很多学者也常常将革囊与皮筏、皮船混为一谈,这是大大的错误。革囊最常用的名字叫做“浮囊”或“浑脱”,另外还有皮囊、混沌、昆仑、皮馄饨等异名。浮囊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源应该很早,而我国则晚至唐代中叶才出现明确的浮囊渡水记录。唐人李筌《太白阴经》卷四记载:“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缚其孔,缚于腋下,可以渡也。”这段话也透露了“浑脱”一名的由来,浑,作“全”或“圆”解,“浑脱”是指将牛皮或羊皮完整剥落的剥皮方法,以这种牛羊皮制作的渡水浮囊,故而习惯上也称为“浑脱”。至于混沌、昆仑、馄饨之名,与“浑脱”一音之转,由来相同。浮囊是指单个囊体,将牛羊皮头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紧,船工向皮囊中吹气,牛羊皮囊膨胀如气垫,将之捆缚腰间,身体多赤裸,环抱或骑跨牛羊皮囊,下身浸泡水中,借之只身渡水。

明人李开先《塞上曲》诗云:“不用轻帆与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此句写出了浮囊轻便快捷的渡水特点。在古代,大凡遇到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时常采用这种“革囊渡江”的方式。浮囊此物,在西北青海、陕、甘、宁,西南西藏、云南丽江,北部蒙古、山西等山地河谷地区,历史上均有广泛使用,留下不少历史记载。据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清帝土风诗序》记,清乾隆帝曾将“革囊”列入蒙古土风之一种,并作诗序云:“革囊,以革为之,用代筐筥罂盎,食用钜细,无所不纳。行汲或以贮水,涉川则挟之肘间,乱流以济,或谓之皮馄饨,盖俗呼也。”可见,浮囊不仅用于渡水,还有盛物、汲水等用途。

图片

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内所见浮囊渡河图

唐代以来,浮囊成为重要的渡水装备,在军事上获得广泛运用。《太白阴经》卷四记有“济水具”一篇,分叙浮罂、枪筏、蒲筏、挟絙、浮囊五种军事渡水装备。杜佑《通典·兵典》也保存了相同的记录,这说明在我国唐代中叶,浮囊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军事渡水装备。宋神宗时,苏辙《请户部复三司诸案劄子》记载:“访闻河北道顷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浑脱之用,必军行乏水,过渡无船,然后须之。”宋人曾公亮编撰的军事典籍《武经总要》则抄录了唐人李筌《太白阴经》内的有关浮囊文字,并有精美配图。可见,浮囊在北宋军队内部的需求量甚大,出现了地方大量监造以专供部队的情况,其已成为部队涉滩渡水常用的军事装备。这应该是官方推广的结果。

军队以浮囊为“济渡之备”,这一传统后来为蒙元军队所延续。《元史·石抹按只传》记:“叙州守将横截江津,(蒙古)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这正与元跨革囊平大理相似,可见浮囊是蒙古军在山高水险的环境中作战必备的。1246年,意大利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普兰诺·卡尔平尼(Piano Carpini,Giovanni de)出使蒙古,亲眼看见了蒙古军队使用浮囊渡河的情景,并在其《蒙古史》中留下如此生动的描述:

当他们行军遇到河流时,就以下面的方法渡河,即使河是宽阔的,也是如此。贵族们有一张圆形的轻皮,他们在这张皮周围的边上做成许多圈,以一根绳穿过这些圈,把绳抽紧,就做成一个皮袋。他们把衣服和其他物件放入皮袋,把袋口捆紧;把马鞍和其他硬的东西放在皮袋上面,人也坐在上面。渡河时,他们把皮袋系于马尾,派一个人在前面同马一起游水,以便牵着马前进。有的时候,他们有一对桨,他们就用桨把皮袋划到对岸,这样就渡过了河。用这种办法渡河时,他们把所有的马赶入水中,由一个人在最前面的一匹马旁边游水,牵着这匹马前进,其他的马都跟随着它。不论是狭窄的河还是宽阔的河,他们都用这种办法渡过去。较为贫穷的人有一个牢固地缝合起来的皮袋——这是每个人都需置备的——他们把衣服和他们携带的一切东西都放在这个皮袋里,把袋口捆紧,把皮袋挂在马尾上,按照上述方法渡河。(见〔英〕道森编《出使蒙古记》)

图片

今黄河上游的羊皮筏(来自网络)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