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以后,浮囊也被广泛运用于黄河报汛工作,被称为“羊报”。兰州皋兰一带黄河沿岸设有两根铁柱,号称“将军”。铁柱上有刻度,是测定黄河水位的志桩。“将军”上的刻度水高一寸,河南的水头就高一丈。负责奏报黄河上游水情的水卒,身缚浸过油的羊皮袋,顺河而下,“腰系水签数十,至河南境,缘溜掷之,顺流如飞,瞬息千里”(张九钺《陶园诗集·洛中集·羊报行序》)。从甘肃兰州皋兰县一带至河南境,“羊报”快则七八天时间即达。水卒返回时则乘舟,要三个月方可到达。“羊报”应该是现代通信产生之前最快捷的消息传递方式。
此外,历史上的西南藏区还出现过以浑脱连缀搭建的浮桥。范铸《三省入藏程站纪》载:自龙树塘历阿墩子、多木,沿江行五十里至桥头,“桥阔六尺余,长五十余丈,以牛皮缝浑脱数十只,竹索数十条以贯之,浮水面,施板于上,行则水势荡激,掀播不宁”。此种浮桥,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也存在过,甚而可能是古代军队临时架桥渡河的常用方式,对当今军事上的浮桥搭建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俗语有“吹牛皮”,形容人夸夸其谈。顾颉刚先生认为,这一俗语正是来源于与浮囊相关的西北方言:“皋兰城北黄河两岸经营此种生计者至多,弥望皆牛羊皮筏也。故彼地人不耐人夸口时,便曰:‘请你到黄河边上去罢!’谓吹牛皮也。”(《顾颉刚读书笔记》卷十六《史林杂识初编·吹牛拍马》)其实,羊皮囊远比牛皮囊运用广泛,那么为何形容夸口不言“吹羊皮”,而说“吹牛皮”呢?这可能是因为,羊皮囊体积小,吹起一张羊皮,人皆能之,算不得什么。但牛皮体积大,普通人要吹满牛皮非常吃力,多数时候需要凭借“火皮袋”(用山羊皮制成的皮风箱)进行传导才能完成。因此,将那些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形容为“吹牛皮”。顾颉刚先生这一推测很有道理。
羊皮筏子赛军舰
皮筏有时也被称为“浑脱”,但多数文献会将浑脱与皮筏区分开来。皮筏可谓是浮囊的发展,是由若干浮囊捆绑组合而成的渡河工具,囊体多为牛、羊皮囊,羊皮囊一般要去毛,充气;牛皮囊则有些充气而成,今多见者则是填充羊毛等浮泡之物在内,估计是牛皮不好吹吧。牛皮囊另有去毛、不去毛、毛在内、毛在外等多种类型。下水时,将鼓胀的牛羊皮囊捆绑在竹木排之上,囊体朝下,人或货物乘坐排上,即可渡河。羊皮筏子是皮筏的主要类型,最为常见。今天,皮筏仍旧广泛分布在西北黄河上游地区,西南如云南丽江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民国大型牛皮货筏运输情形(来自网络)
皮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吃水浅,利于复杂的河道航行;第二,不怕触礁,即便划破一两只皮袋也不妨正常航行;第三,制作简便,操作灵活,不需要专门的码头设施;第四,造价低廉,运输成本低,经济适用(见侯丕勋、刘再聪主编《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第五,速度高于畜力,且不需燃料;第六,运量大,多用于多人载客或货物运输。鲁人勇对皮筏的载重能力有过记录:大型牛皮货筏的皮囊需120个,水手10人,载重量大约20吨;大型羊皮货筏的皮囊需460个,水手8名,载重量大约15吨;第七,皮囊数目可根据运载量进行灵活组合,大中型皮筏尚可组合成更大的皮筏,随组随拆;第八,只能顺流而下,如果缺乏外力牵引,则不能逆流而上。故俗语有云:“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民国时期,不少学人曾体验过皮筏子。1938年8月,顾颉刚曾乘坐23袋的小皮筏,“人坐行李上,不便转侧,波澜旁冲,裳履尽湿。平时每小时可行二十里,较骡车约速一倍”(《顾颉刚读书笔记》卷十六《史林杂识初编·吹牛拍马》)。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在西北考察时,曾乘坐120个牛皮囊的大型皮筏子,其体验则极为惬意,“平稳宽舒,坐卧读书,皆甚相宜”,“筏上如张设帐幕,则立即可以布置成宽敞的水上行宫,空气与光线皆十足的美好,而且随河水的流动,终日有千变万化的风景,可以供旅行者的观赏”(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这完全不似小型羊皮筏的乘坐体验。
皮船(来自网络)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