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战国玉璜
图1是一件战国玉璧,直径5.2厘米。灰褐色玉料。扁平圆形,通体光素无纹。玉璧作为玉制礼器之一,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主要用于祭天。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玉璧的形状都是圆形、片状,中间有孔,类似古人想象中的天空。在周代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中,这样的玉璧为祭祀活动的玉礼器之首,所以被用作祭天的极品。周代是一个礼制被极度规范化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玉被赋予了等级森严的礼仪观念,君王臣子对玉的使用、摆放都有着严格而详细的规定。《周礼·春灌宗伯第三》中,对玉礼器在祭祀活动中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要使用专门的六种玉礼器,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称为“六瑞”。“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意思是说,以玉来作为重要的礼器,祭祀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之神,且对各个方位的玉礼器的玉种、色彩和器型有明确的规定。六瑞标志官职的高低。在玉礼器中,玉琮是一种外方内圆的筒形玉器,最早出现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从周礼到宋元史书,多有使用“黄琮礼地”的记载。
图2是一件战国玉璜,出土于武汉市蔡甸区熊家岭。长5.6、宽1.2厘米。绛白色玉料,半透明,有土浸痕迹。扁平弧形,通体光素无纹。弧背正中起脊,向两边曲卷。一端刻有边牙,钻有一大一小两孔,另一端钻有一空。与玉长条齿边形饰为同一墓中出土的玉组佩。这件玉璜最早是作为佩玉出现的,在我国史前时期很多遗址中都有发现。玉璜早期曾是取火用的火镰,古人出于对火的崇拜,就把它设为礼器,后来主要被用于祭北方。
中华素为礼仪之邦,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明史,对天的崇拜和侍神致福的信仰,经过岁月的沧桑嬗递,一直渗透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血脉,并广泛存在于各个时期的社会观念和传统习俗之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它们在古老的玉器上流光溢彩,历久弥坚,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