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齐白石与吴昌硕恩怨史迹考辨

2018-04-09 09:00:33    新浪收藏  参与评论()人

齐白石三十四岁时向黎松安先生学篆刻,后见到浙派丁敬、黄易的印拓,进行摹刻,故有“印见丁黄始入门”的诗句。继又学赵之谦,还学习吴昌硕。关于齐白石学吴昌硕的篆刻,是从门人胡橐那里透露的消息:“当我基本上能了解老人篆刻技巧时,老人叫我转学吴昌硕,要我多师。”齐白石为胡橐题道:“橐也拟缶庐法刻,真似缶庐。将来集前人诸法,成自家一家,予甚望之。”[48]齐白石指导胡橐学习篆刻的方法,基本上也是自己学习篆刻的方法。齐白石在丁巳(1917年)为陈师曾刻的《陈朽》一印时,还能看出他学习吴昌硕的痕迹,但在六十岁以后,刻《鲁班门下》印,就迥然不同了。不数年间,齐派篆刻风格已确立。(图九)还应指出,齐白石篆刻受到吴昌硕“以书入印”的影响。吴昌硕以自创“石鼓文”入印,齐得其启示,也以自创的齐篆入印。齐师吴,不仅师其迹,更师其理,真是善学者!

图九印章二方 《陈朽》 《鲁班门下》

自清末吴昌硕在艺坛树起“吴派”的大纛以来,旗下门人可谓众矣,其精英能得吴的形神兼备者也有数人之多。惜其为吴派风格所笼罩,而缺乏自立。而真正去学吴昌硕并能打进去,闯出来,取得很高艺术成就,傲然独立者,仅私淑者齐白石一人而已!“皮毛”之讥,坏事变好事。这竟成了齐白石晚年脱人樊篱,胆敢独创的重要的精神原动力。

南北对峙两高峰

一九五七年,在九十五岁的齐白石去世后,人们常把吴昌硕和齐白石进行比较,以判二人之优劣。

陈半丁说:“吴缶老善用拙,齐白石学缶老能巧不能拙。”[49]潘天寿亦说:“近时白石老先生,他的布局设色等等,也大体从昌硕先生来,而加以变化。从表面上看,是与昌硕先生不同,其底子,实从昌硕先生分支而出,明眼人,自然可以一望而知。”[50]二人讲这话的潜台词是齐不及吴。但齐白石的友人胡佩衡却说;“就单从绘画的艺术性来比,无论在题材的广泛、构图的新颖、着色的富丽等方面,白石老人都远在吴昌硕以上,只有在笔墨的浑沦和含蓄上,并驾齐驱,各有不同而已。若从思想性和艺术性全面来看,白石老人更是大大超过吴昌硕。”[51]张大千亦说:“吴昌硕与齐白石两家的画,若一定要比较问谁的更好,则我回答是齐的更好。”[52]

仰吴抑齐,或仰齐抑吴,孰是孰非?

以其社会影响而论,齐远胜于吴。齐白石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于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又被推举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其名声达到了登峰造极。甚至他学画的故事被编入了小学生课本。可以说齐白石的画名,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地步。而吴昌硕除了在业内享有盛名外,业外又有多少人知道吴昌硕是谁呢?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驶,意识形态的淡化,艺术家在世时的社会地位等影响,将会逐渐被时间无情地冲刷掉,在艺术史上只能留下艺术家造诣的本身。因此,判断吴昌硕与齐白石孰优孰劣亦只能以此为准。吴昌硕与齐白石是清末民初的两位文人画的大师。文人画讲求诗、书、画、印融为一炉的全面修养。若比较二人之优劣,当以诗书画印分别比较而判之。

论绘画:以笔墨而言,吴昌硕的用笔齐白石是难以超越的,墨法的变化上,吴齐均有创造而各具特色。以色彩而言,吴善用复色,而齐善用单色,吴的色彩古雅、齐的色彩富丽,二人可平分秋色。至于绘画题材的广泛和构图的奇趣,齐应略胜吴一筹。

论篆刻:吴齐二人的篆刻艺术,都是能突破窠臼、推陈出新、开创了独具面目的新流派。吴的印风气魄雄伟、浑厚开阔,齐的印风恣肆苍劲、痛快淋漓,都是大写意印风的一代宗师。但吴昌硕是大写意印风的开拓者,而齐白石是大写意印风的跟随者。以此而论,吴在篆刻史上的地位要优于齐。

论书法:吴齐二人的篆、隶、楷、行书四体俱善,均以篆书能自立风格,被世公认为成就最高的书体。但吴的书法重气势,而齐的书法重安排。齐白石对黄苗子说:“写字比画画难,一幅字的布局想不好就写不好,答应给你写的那首诗,我还要想想怎么样写。”[53]齐对写字的布局安排尚且认真如此。而吴昌硕写字纯任自然、下笔迅疾,特别到晚年时,写石鼓文,笔墨酣畅,达到郁勃恣肆的境界。虽然二人的书法都各立了门户。但吴的功夫高于齐,艺术上有一层次的差别。

论诗歌:吴、齐二人均善诗,吴师唐人,齐师宋人。从宏观着眼,他们的诗歌,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很难找到二者的位置,其艺术地位远不能与书法、绘画、篆刻同日而语,但作为文人画家的必备修养是足够了的。二人的诗歌,其水平也有差别,吴诗古奥质朴,齐诗真挚清新,各具特点。但近时有新史料披露,吴晚年文思不畅,常请人捉刀代笔,有违“诗言志”的宗旨,遭人诟病。而齐诗言必已出,不少诗里颇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其语言鲜活生动,晓畅通达,别具风味。很明显,齐诗当胜吴诗,也有一个艺术层次的差别。

通过吴昌硕、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四方面的分析比较,互有优劣,总体上难分轩轾。若以“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的开始来划分近代史和现代史,那么,吴昌硕应属近代末年最后一位艺术大师,而齐白石即现代初期的第一位艺术大师。双峰对峙,南吴北齐,当为定论!

二零一二年三月六日完稿

于锦里碧水巷系日斋

注:作者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本文原载于《荣宝斋》2013年第一期,

-----------------------------

注释:

[1] [10] [38] [39] [40] [45] [46] [48] [51]胡佩衡、胡橐著《齐白石画法与欣赏》20页、38页、22页、92页、23页、23页、22-23页、119页、2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11月再版。

[2] [41]启功著《启功丛稿》336页、336页。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版。

[3]斯舜威著《百年画坛钩沉》55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0月第1版。

[4] [8] [9] [19] [20] [22] [26] [31] [32] [42]齐良迟主编《齐白石文集》194页、193页、94页、88-89页、94-95页、99页、103页、94页、97页、192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3月第2次印刷。

[5]富华著《生计仗笔砚——浅谈吴昌硕和他的画》,载于《艺苑掇英》二十一期,1983年七月第1版。

[6] [37]齐白石著《齐白石诗集》209页、19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7]胡适著《章实斋年谱·齐白石年谱》19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

[11] [14] [16] [44]齐白石著《白石老人自述》229页、124页、131-133页、95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12] [28] [35] [53]黄苗子著《画坛师友录》24页、63-64页、59页、6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2月北京第1版。

[13] [23]林木著《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248页、244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15]吉田千鹤子著《大村西崖和中国——以他晚年的五次访华为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5—29页,1997年第1期。

[17]朱京生著《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18]乔志强著《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225页。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1] [30] [52]李永翘编《张大千画语录》361页、303页、289页,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24]《陈师曾讲演:对普通教授图画科意见》,1920年北京大学《绘学杂志》。

[25] [27] [29] [34]敖普安、李季琨主编《齐白石辞典》133页、133页、132页、39页。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1版。

[33]北京画院《20世纪北京绘画史》23/5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36]齐白石《芭蕉书屋图》,首都博物馆藏。见《齐白石艺术大展集萃》,首都博物馆编,63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发行。2006年1月第1版。

[43]启功著《启功丛稿·艺论卷》171页。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

[47]《齐白石谈艺录》31页。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49]启功《回忆陈半丁先生》,载《中国书画》第18期。

[50]潘天寿《潘天寿文集》《谈吴昌硕先生》19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作者:侯开嘉,来源:北京画院

关键词:吴昌硕齐白石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