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秦汉时期,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是贵族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青铜礼器则是参与、见证此类活动最核心的物质文化遗存,承载着政治、等级、礼仪、文化、信仰、审美等多方面的精神内涵。制作青铜礼器时,作器者往往将自己的宗族背景、社会活动、功名利禄、家族荣耀等内容铸刻于器表,铭以记之,传之后世。在“鸿功令德铭传万世——金文中的故事”中,秦公镈(bó)(丙)、利簋、四十三年逑鼎(辛)都是此次展出的重器。
秦公镈(丙)春秋早期1978年1月陕西宝鸡县阳平公社杨家沟太公庙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其中,秦公镈(丙)铭文能够证经补史,具有非常显著的历史研究价值。铭文记载了东周时期秦国公室先祖、文公、静公、宪公、秦公共五代世系。据文献记载,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之后,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平王乃赐其岐以西之地,襄公受封,开始与诸侯通使并互致聘享之礼。铭文中赏宅受国的先祖,应该就是秦襄公。世系中的最后一位即作器者秦公应为秦武公。另外,其他的祖先名号、顺序则可以印证《史记》所录的几种不同秦公世系版本的互相矛盾、不实之处。
利簋的作器者为利,任周王朝史官,因参与征商之战而受到武王赏赐,故铸此礼器以祭祀其祖先檀公。铭文明确提到了武王征商,这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在甲子日,并提到当天清晨岁星(即木星)当空的天文现象。此外,铭文还指出,仅仅一日之内,武王就取得了征商关键战役的最终胜利。作为几乎堪称现场报道式的史官记录,以上信息的真实性显而易见,这对于我们了解武王征商这一重大事件,进而认识商末周初的关键历史分野和时间坐标,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珍贵价值。
利簋西周早期1976陕西临潼县零口镇西段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四十三年逑鼎(辛)是记录西周册命典礼最完整的铭文之一。铭文详尽记载了典礼流程的各个环节。“授王命书”“受册,佩以出,返纳瑾圭”等细节,也是册命典礼的重要内容,但被多数册命金文所节略,本铭则详加记述,非常珍贵。
据国家博物馆资料介绍,本铭不是逑第一次接受册命,周王此前曾命其辅助荣兑管理四方虞林,现在又增加职守,委任他管理历人。在宣读任命之前,周王首先赞扬逑的祖先辅佐先王的功绩和先王的恩宠。在前人有功有宠的背景下,委任新的官职,这是西周官僚世袭制度的重要特点。勉励之语极尽详备,赏赐物品非常丰富,也是本铭文的一大特点。
四十三年逑鼎(辛)西周晚期2003年1月眉县马家镇杨家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近日,“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展品共有143件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时代涵盖了商周秦汉这一段青铜铸造最鼎盛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