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的胡立文再次跟随张灵甫迎着日寇的炮火前进。他们在上高与日军决战并取得胜利,那一战之后七十四军获得了上级颁发的一面绣有白色飞虎的青天白日旗,他们将这面荣誉之旗称为“飞虎旗”。第七十四军“抗日铁军”之威名也由此战而来。之后,胡立文继续跟着张灵甫二战长沙、浴血浙赣。
两人的关系虽是上下级,但几年相处下来感情已非常深厚,加之胡立文的知识才能也是当时部队难得的人才,当有上级在部队挑选人才送军校培养学习的机会时,张灵甫自然也会任人唯贤推荐这位小老弟。胡立文老人告诉我,在张灵甫的保荐下,他被送到了“桂林军需学校”深造,那是1942年的事。胡立文再一次与张灵甫分别,进入了“桂林军需学校”第十二期。为了不辜负长官的厚望,胡立文到军校后倍加努力地学习,以优异成绩得到了李济深与何香凝的亲自颁奖。谈起这段,老人家很自豪地对我说:“我们那期三百多个学生,我每年都是前三名以内。结果呢,军需学校就留我当教官,一直当到日本打进桂林……”
胡立文在军校深造的这段时间,张灵甫在前线过着漫天烽火的日子。他一战于鄂西,二战于常德,三战于衡阳……几乎是哪里有恶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1944年的中国,夹杂着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恐慌。在西线,中国远征军频频传来捷报,松山、腾冲、龙陵相继收复;而东线的中国军队却经历了八年抗战中最惨烈的豫湘桂大溃败,许昌、长沙、衡阳相继陷落敌手。
1944年11月10日,桂林被日军攻陷,在军需学校任教官的胡立文也随学校师生转移到大后方贵州。他在这里一直居住到抗战胜利。
阴阳永诀,脱去戎装
抗战胜利后,胡立文听闻张灵甫驻防南京的消息后便马上启程去找他。在南京,见到胡立文的张灵甫非常高兴,立刻给他安排了职务。胡立文回忆说:“军长对我很信任,安排我做中校会计课长,掌管整个军的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