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雅俗共赏、可读性强。旧时名角能红,固然与过人的艺术造诣、深为观众所喜的表演风格有关,而那些既有一枝妙笔、又深谙戏情戏理及京剧规律的“内行”文人们在报刊专栏或个人著作中不遗余力的推广,是功不可没的。演员的好,唱腔、身段的妙,在他们的笔下加以润色,往往既能令文养深厚的清贵阶层抚髯颔首、心领神会,也能令那些初得妙趣又苦于不会形容的庶民观众、票友们拍手叫绝,发出“此言深得我心”的赞叹,从而更加食髓知味、更“会”看戏、听戏。戏曲研究学者齐崧先生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四件宝物翡翠西瓜、象牙提盒、黄玉玉玺、钻石胸针来形容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的表演风格,又以雍容华贵、巧夺天工、端正浑然、绚烂夺目涵盖他们的特点,给予戏迷直观的认知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今天,封杰多年来在做的也是异曲同工——将和老先生们进行的深度对谈,仅略加着墨润色、整理,用语保留了原汁原味、活灵活现的特点,读来仿佛先生们的音容跃然纸上,令当今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原来是这样!”或是“真是把我心里想的说出来了!”并不滥用自己爱戏懂戏的专业性来博人眼球、不刻意多用梨园行话显示内行,而是通俗易懂、浅显直白,既写给懂戏的人看,也让不懂戏的人能看懂。例如《京剧名宿访谈壹编》中与宋宝罗先生的访谈,开篇就选取了先生总结自己八十多年从艺道路写给自己的判词“学到老、没学好”作为题目,令人莞尔;一方面凸显了幽默诙谐的访谈氛围和宋老先生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老艺人审慎自省的艺术修养——作为期颐人瑞的宋宝罗先生,童伶出身,戏路宽广,戏画双绝,见惯风雨飘零而不改赤子忠心,如此谦虚内敛。
1941年12月8日,即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二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中宣告,凡涉及中日间之关系的条约,一律废止。这其中,当然包括《马关条约》。
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是日本海军为了争功陆军(陆军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侵占东北给日本立了大功)并转移国际视线而发动的战争。此次战役国民党十九路军浴血奋战,国民党中央也派兵支援,寸土不让,没有出现东北不战而百万领土沦丧的耻辱。淞沪抗战后,上海旋即爆发瘟疫,霍乱天花肆虐,以致日本等列强将上海称为霍乱天花流行港。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一户中农家庭,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25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爸爸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电视剧《梦华录》进入尾声,重重伏笔也逐渐被揭开,前期铺垫的《夜宴图》与皇后终于走上前台。剧中皇后虽叫“刘婉”,但结合她的出身背景,观众已经默认其原型就是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们同样都因为出身乐伎、有过婚姻前史而饱受朝臣争议。剧中刘婉虽与皇帝伉俪情深,但也不乏狠辣的政治手腕,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娥能力如何?
北京故宫要到香港开“分店”了!最初听到这个消息以为是传言,没想到,近日却要成真了。为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祖国送上了一份厚礼:历时4年建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在7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而最让人期待的展品,莫过于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14件文物。
金庸小说中的人名,同样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不管是《诗经》《楚辞》,还是《庄子》《论语》,信手拈来,点化成趣。今天,就和小艺一起来看看金庸小说中那些极具中华韵味的人名吧!
1879年,在与西方列强谈判改约失败后,新上任的日本外务卿井上馨向政府提议,建造一栋豪华欧式迎宾馆用以招待欧美宾客,在博得列强好感的基础上,再行改约计划。1883年,历时3年、耗费巨资的“鹿鸣馆”落成,这也是日本官方第一座大型西式园林建筑。此后,日本政府的达官贵人和外国官员、富商经常带着家眷在这里大摆酒宴或举办晚会、舞会,有时甚至笙歌不绝、彻夜狂欢。
东汉末年,王室解纽。魏居“天下之中”洛阳,又以“禅让制”取代汉室,从而占据地理、法理上的双重正统;蜀则承袭“汉”之国号,自为正统;东吴“名义不正”,只好借谶纬之语徐徐图之,以示“天命在吾”。自此,汉家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