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罗志田谈学问与社会(5)

2016-05-15 10:14:15      参与评论()人

北京大学著名的一塔湖图

您怎么看现在的“青椒”被各种重大项目、课题压迫的情况?有了项目才有经费,但是要花大量时间填表格申请,还要花大量时间找符合规定的发票报销。学者的人生都浪费在填表格和贴发票中。更糟的是,符合规定的发票种类实在少得可怜。是不是真的就是,“你要它的钱,它要你的命”?

罗志田:项目、课题的压力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世界都有,程度不同。有些学科,如像理论数学和多数人文学科,经费与研究成绩的关联没那么紧密,当然有总胜于无。但更多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多数领域和相当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绩和经费的关联非常密切,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几乎无法进行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老师来说,申请项目和课题永远是所谓“重中之重”。在美国和欧洲,真拿到大课题,此后的管理(run)同样是繁重的工作,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也很难成大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实际的研究恐怕已排在第三位了。在这样的领域里,大学者第一要有眼光,知道该做什么;同时会写申请,能打动审查人;还要能管理,让能做事的人做该做的事。

中国目前这一套本是从欧美模仿过来的,但各自的具体用途往往有别,且我们永远会自创出自己的“特色”。或许因为有位史家说了中国人不擅长“数目字管理”,刺激了从事管理的人,现在我们这方面早已超过外国不知多少倍了。欧美日本科研经费的账目管理也很精细,但其精算程度仍远不及我们。我们不仅精细到明察秋毫之末的程度,同时对人的关怀也无微不至,包括乘坐出租车的起止地点,以及出差时的住宿地点等,尽皆囊括无余。

回到您的具体问题,现在大学里恐怕不止是青年教师,中年以上的老师也感觉到项目、课题方面的压力,不论是“重大”的还是一般的。现在的一个有趣现象是,本来项目和课题是拿来“出成果”的,但在我们不少校园管理者眼中,项目和课题本身就被视为“成果”,而是否能转化出“成果”则另说。不拿钱或少拿钱也能“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人,本来“性价比”应更优,但似乎并未得到鼓励和表彰。

从陈寅恪所说的“了解之同情”的角度言,看项目重于看成果的倾向大概也事出有因。因为我们本有人数优势,申请者众,匿名评审者也随之激增。目前的学术取向明显缺乏共识,具挑战性的题目相对更难通过匿名评审一关,程度不高不低的设想反容易通过。其结果,拿到项目者所出的“成果”,就难保真有突破。既然“成果”不那么可靠,不如就看项目好了。

您说的报销困难问题是新近出现的现象,这和发票“种类”关系不大。我们一些管理者在制定规则方面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即使增加一千种可报销的发票种类,仍然可以让经费报销像骆驼穿针眼一样困难。您说的“你要它的钱,它要你的命”或许夸张了一点,但至少对青年教师而言,可能是“你不要它的钱,它也要你的命”。不过凡事要多看光明的一面,报销难的新现象也不是没有积极的影响,那些没有升等压力的人,申请项目、课题的意愿会因此而大大降低。这意味着面临升等压力而不能不申请的青年教师,成功的几率可能增大一些。

现在我们从上到下的校园管理者越来越多由学者担任,网上有人说现在学校里出现了“学而不优则仕”的现象,我总觉得这是校园外的人凭猜想说的外行话。只要看看校园里的新规则,从其细微程度及其体现的想象力看,我倒觉得这些规则制定者离开研究岗位真是可惜了。因为做好学问的基本要求,就是第一要想象力充分,第二能见其大而不忽略细节。除能见其大一点外,新的校园规则完全可以证明我们大学里的确是学而优则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