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罗志田谈学问与社会(6)

2016-05-15 10:14:15      参与评论()人

最近针对“青椒”还有在一定年限中“非升即走”的规定,您怎么看?

罗志田:比较而言,您说的“非升即走”规定,是现存各类规定里相对温和的了,因为那通常都与一段时间挂钩。我的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若较长时间“不升不走”,就算没有“风言风语”,也可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目光”,敏感者或会主动感知到不那么和善的一面,说不定就抑郁了。故除非心态极平和或者抗压能力超强,“不升不走”的,在校园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即使没有您说的规定,有些人也会主动考虑“良禽择木而栖”的选项。目前的规定不过把本来“残酷”的现实变成条文罢了。

现在大学里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青年教师都承受着校内校外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的人甚至还没成为青年教师就提前预约了一些压力。有些压力是规则造成的,有些却是“舆论”促成的。例如现在年轻人的计算能力都偏强,他们都愿意去机会相对多的“北上广深”,甚至连南京、天津、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也不愿意考虑。然而除了少数系科,深圳的大学几乎是各大城市里最差的,却仍成为首选之一,最能体现“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从常情看,去一个房价无比贵而学校不甚高明的地方教书,是不是有些自寻烦恼呢?

通常一个人自视较低,才不得不借助外在环境。若稍有自信,寻求一个对自己学术成长更有利的环境而发展得更“顺利”些,不是更理想么?且现在“人才流动”比以前容易得多了,自己真做得好,应不致被埋没。若成长不顺利,外在环境的助力还遥不可及,房价已经把人压垮,除了抑郁,还能做什么?简言之,规则是别人定的,我们拿它没办法;但在可以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方面,年轻人不妨多为自己想想。

有老先生提到近年博士论文质量越来越差,许多人读博士也并非发自内心地热爱学问。您觉得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应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博士生热爱学问呢?以前的老先生是如何言传身教的?

罗志田:我也听有的老先生说过“博士论文质量越来越差”一类话,我自己没有明显的感觉。现在博士论文的范围很宽,你选择去看好的还是不好的,通常就会看见你想要看的。从我自己教的博士看,虽不敢说越来越好,但肯定不是越来越差。而且我也从别人指导的博士生那里看到过非常不错的学位论文。不过我见闻不广,也不排除整体上确实存在这样的趋势。

假如真是这样,我想,所谓“博士生导师”(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的责任,远超过博士生。毕竟一方年长一方年轻,且美其名曰“导师”,当然应负主要责任。我们现在基本还实行师徒制,从招生开始,就是老师起主导作用。不适合做研究的学生,一开始就可以不收。既收进来,不仅是“严格要求”,恐怕也要因材施教,引领学生走入正当的学术流程(所谓学术,不仅是学问,还真有“术”的一面要教)。退很多步说,那些“质量越来越差”的博士论文,不是都通过了老师把关的答辩吗?

当然,现在的规则也越来越不鼓励出“质量好”的博士论文了。前几年为了让学生写出好的学位论文,曾鼓励学生延期。现在则一律卡死,过期不候。连“封建时代”还有所谓法外施恩,现在对不同的人,却要实行严格的一刀切规则。用极其细微的固定标尺去范围不一样的人才,要想不降低博士论文的“质量”,还真难。所以老师之外,规则也要负不小的责任,有时甚至是主要的责任——因为在规则较固定时,老师招生就要考虑规则的要求,明明看到不世出的天才,若估计其不能按期毕业,也不敢要。但现在规则不仅多出于“顶层设计”(虽然设计者往往也曾是老师),而且随时在变;制定了就实行,还可以追溯既往。这样,老师按招生时的规则收生,可能到毕业时就不符合新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