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听吴侬软语道来《繁花》,蛮好蛮好(1)

2016-12-29 12:35:37      参与评论()人

■“评弹一哥”高博文献评弹《繁花》首演 用有新意的评弹演出吸引年轻观众

“评弹一哥”高博文(左)在评弹《繁花》的舞台上。 早报记者 季国亮 图

金宇澄所著《繁花》书封

“写《繁花》的阶段,我耳朵边一直有一位苏州口音的上海老先生,一个人慢慢讲,声音不温不火,不高不低,再麻烦的背景名堂,再吵闹的男女对白,先生总是笃定泰山,有哭有笑,有俗有雅,说得源源不断,像是用不着我考虑,我只要听,只要记就可以了,真是特别……”

让《繁花》作者金宇澄没想到的是,在小说问世几年后,这部用上海方言写就的文学作品,真的用评弹的吴侬软语娓娓道来,带着江南韵味的唱腔打动了很多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第一批观众。

12月28日,曾经百艺杂陈、“稀奇又好白相”的上海大世界终于再度开张。《高博文说繁花》作为大世界“非遗创新演艺”的首部委约作品,第一次面向观众演出。

“今朝是高博文先生来说《繁花》,像这个过程今朝又回转了,回到一部评弹说书先生的书里,有意思,苏州口音、上海口音的老先生一转身,回进了传统大世界,一个可以开口说、开口唱的环境,我这是做梦,还是真的?蛮好蛮好。”

一个多小时上下半场的演出,包括高博文在内的五位演员时空交替般登场。这是这部评弹长篇的第一回书,虽然五人的演员阵容看上去和传统评弹大不一样,但作品依然是评弹最传统的说、噱、弹、唱、演,只不过人物的对白也多了些《繁花》特有的“上海闲话”。从主人公沪生、梅瑞、阿宝,到绍兴阿婆、剃头师傅……《繁花》中的百相人物,都用评弹的形式在舞台上被“说出来”。

沪语写作描绘上海记忆

金宇澄的《繁花》可能是近年来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原创文学作品。这部沪语写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以大量人物对话与繁密故事情节,“说书”一样平静地描绘了阿宝、沪生、小毛三个人物的上海记忆。

“其实很多人都和我说,《繁花》这种话本体,特别适合改编成评弹。”但让金宇澄没想到的是,“评弹一哥”高博文真的找到了他。“我起初以为他是一个人用苏州评话方式演绎,直到上个月才知道,原来他们是用一种有传统评弹元素的新方式来演出。我听了以后觉得挺好的,年轻观众一定会喜欢。”

高博文如今是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在业界多年一直以探索著称,不断尝试着让评弹用新的面貌赢得更多更年轻的观众。他搞过摇滚评弹,在李安的《色·戒》里演出过评弹,去年更以《山水中国美》让评弹艺术首登春晚。

创作评弹《繁花》缘于高博文某次用上海话读了一段《繁花》的小说。偶然听到的制作人洪亦非当时就感到,比起电影、话剧等形式,用评弹改编《繁花》也许更适合。而高博文也一直在寻觅长篇弹词的题材,《繁花》的文学基础和大众影响都是难得一遇的。三方一拍即合,启动了这一作品。

而让高博文没想到的是,找到金宇澄后,他发现这位“上海爷叔”祖籍苏州吴江,从小跟着酷爱评弹的父亲,耳濡目染,对这门艺术十分熟悉了解。金宇澄甚至表示可以不在意版权费,支持他们的评弹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