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之始,是日本上古时代流传的口头文学,而其源头是一种对于生活悲喜的本能感动的发声,如劳动的号子、信仰的希求、战斗的呼号等等。起初,内容也是多涉及殡葬、祭祀、渔猎、农耕、战斗、求婚等,与当时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我国《魏志·倭人传》曾记:“其死有棺无椁,封土作冢。始死,停丧十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如练沐。”这说明当时日本的殡葬仪式中已经有伴随舞蹈唱“歌(うた)”的习俗。
《日本书纪》中记载:“如此行事,八日八夜,悲歌曼舞。”《古事记》中的“隼人歌”,《古语拾遗》中的单行原始歌谣,直至日本第一部诗歌总集《万叶集》,和歌才基本完成了,从长到短、从偶数形式向奇数形式的转变。
《万叶集》
“五七五七七”共31个音节的形式也得以固定。和歌也成为日本文学诸形态中最早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和歌”这种叫法,则是为了区别于当时盛行的汉诗。
《万叶集》后,从奈良至平安时代前期,汉诗盛行40余年,和歌一度衰微。《后日本后记》叹“季世陵迟,斯道已坠”,可窥其一斑。在菅原道真提出“和魂汉才”方针的大背景下,以赛歌为中心,大力推进撰歌,宫廷和贵族社会才又流行起沉寂已久的和歌,才形成和歌与汉诗并存共荣的局面。
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藤原定家选取飞鸟时代至镰仓时代百位歌人每人一首作品,编成《小仓百人一首》集。根据选取歌人的年代,推定《小仓百人一首》的成集时间约为13世纪前半叶。起初,这本诗集并不被称作“百人一首”,这本因由彩色纸张印制而成,故被称作“小仓山庄色纸和歌”“嵯峨山庄色纸和歌”“小仓色纸”等。后因藤原定家于小仓山编著成集,故得名《小仓百人一首》。
诗歌作为一种根据语言本身的特点淬炼出的文体,在各文体的翻译中,诗歌翻译也是最为棘手,不仅要做到传达原意,还要做到表达原文的意境、意象。除此之外,诗歌翻译中,对于原文音律、手法的还原更是困难。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之争在翻译界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对于诗歌翻译的研究,几代译者一直在以各自的方式,作出不懈的努力。
《小仓百人一首》中文版日前由新星出版社出版。12月15日,《小仓百人一首》中文版译者、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德润,村上春树《1Q84》的译者、上海杉达学院日语系主任施小炜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采访,同记者聊了聊各自对于和歌及其翻译的理解。
新书分享会上,刘德润(右)与施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