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繁花》的创作团队以年轻人为主,青年评论者如何评价年轻团队的这次创作呢?小说中1500多个“不响”是其特色,然而这亦是改编的难点,小说“不响”,那么舞台剧到底响不响呢?
李 然 |高校教师
广受关注的《繁花》第一季,近日在美琪大戏院亮相。制作方也颇花心思,开场前可以领上海小零食,演出间歇还可以喝一杯麦乳精,都是为了营造年代感,唤起观众的回忆与情怀。
实事求是地说,创作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原著体量巨大,一部戏自然不可能全部涵盖。现有的结构双线并行,展现两个时空,人物与故事轮廓清楚。舞台呈现的质感值得称道,舞美设计尤其影像背景是很大的亮点,不抢戏,同时别具风格,可以说为整个作品的审美加分不少。音乐也好,重点段落的情绪推进到位(虽然谢幕歌曲有些出戏)。
上海话贯穿全剧,对外地观众来说会有接受困难,但这本就是原著特色,也有效增强了舞台故事的现实感和风格化;或许正是因为说方言,演员的表演也松弛自然。当然有些段落的处理和节奏或可商榷,但总的来说这是一出值得买票去看的戏。有原著的文学魅力,有当代剧场的手段,有鲜明的地域风格,有清新流畅的舞台呈现,描摹出这座城市的沧海桑田,以及城市中人物的命运变迁,确实引起触动和感慨。走出剧场,很想再去读一次原著。
独孤岛主 |影评人
这一版话剧强调了小说中的哀愁部分,试图通过平行时空产生对照,可以看出非常鲜明的导演风格,投影中对“时间”本身的流动思考,颇具备点睛气质。缺点在于人物造型上的错漏和细节错误,以及演员对以普通话思维结构的剧本从沪语在地性(locality)角度应有的灵活转换尚存欠缺。
思 齐 |文化类新闻记者
小说改编戏剧经常容易陷入两难。虽然戏剧可以借小说的底子,借小说家设置起承转合、悲欢离合的反复思量,帮助编剧天然省却很多力气。但戏剧如果困囿于小说原有的情节故事,只是将小说中的情节原样搬上舞台,则编剧只是小说作者的一层代言,无法体现戏剧的独立性。但如果另起炉灶,精神气质脱胎于作品而情节做大改动,容易因太过脱逸而受人质疑。如何在这“同与不同”中体现舞台不同与文字的魅力,则更体现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舞台剧《繁花》的改编采取了比较稳妥的办法,较忠实地再现了原著中的情节脉络与精神气质。文本中原本造成一些读者阅读障碍的沪语,在舞台上的呈现令人惊喜,小说中散于各处的细节,也有了比较好的归纳整理。只是小说最终以神聚形,散而不乱,庞杂丰富的人物和命运汇聚于终结处,言未尽而意已出,此中真意,读者可以在阅读的余味中荡漾感慨。而如今的舞台剧《繁花》只有一季,见于琐碎而未能现全章,虽有一些小说的韵味,但作为独立的戏剧而言,终究有不少遗憾之处。
郭 浏 |文学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