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郑板桥的《重修城隍庙碑记》里有一个“读”字被圈出来?
作者:履斋
新修城隍庙碑记,这类文字是要用于竖碑立石的。
用于刻石的墨迹有两种,一是写好纸本,摹刻上石。二是直接在石头上书写,在原字上刻,这叫书丹。
这件墨迹,以上两种都不属于。应是正式书写前的稿本,所以字体比较随意。稿子写完后,还要再誊抄一遍,最后按照正式版上石。
按照稿本的思路来推断,那么这个读字的圈点,最大的可能就是删除,就是不要这个字。有这个推测以后,可以用刻石正式本进行印证一下。
所以可以看到最后上石的时候,是没有这个读字的。而其字体也确实是近楷书,更端正。就说明,城隍庙记墨迹本至少有两本,也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读字的圈点属于删除符号。
古人对于错字删除,除了圈,还会用点,在字旁点三个点表示错写不用。
郑燮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
郑板桥“修城隍庙碑记”的墨迹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行书的《重修城隍庙碑记》,是前人保留下来的册页真迹,该册页系楷书碑文《新修城隍庙碑记》的草稿,现藏南京博物院藏郑板桥(纸本,行书,22.3×18.3 cm,12开)。另一个则是楷书的《新修城隍庙碑记》,字是从碑上拓下来的。下面的图就是墨迹纸本和碑文拓本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