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蒙娜丽莎:也许只能远观

2018-05-17 17:54:55    cup  参与评论()人

试想像置身于 19 世纪,如果见到达尔文的旷世名画「蒙娜丽莎」,你或会惊叹不绝,然后像当时英国评论家 Walter Pater 写下独到的感言,「她比她坐着的岩石更要古老,就像一只不老彊尸,她已经死过很多次,知道了坟墓里藏着的秘密」,以歌颂画中女子的永恒美丽。

不过,在今日的智能手机世代,你可能在惊叹不绝之前,首先就要在人头涌涌间拿出手机拍照,然后上传到社交网页。大多数游客到访罗浮宫亲睹「蒙娜丽莎」时都有此共同习惯,却很难亲眼鉴赏画中流传五百年的美妙所在。「在画册或者网络上看见的,其实更加清楚。」「纽约时报」引述来自上海的 Jeannie Li 对罗浮宫内「蒙娜丽莎」的第一印象:「这里太小了,而且太挤迫,根本难以靠近看清楚细节。」

这次到访巴黎其实是 Jeannie Li 和她丈夫 Steven 的蜜月之旅。为何度蜜月期间会选择去罗浮宫看艺术品呢?答案毫不意外,Jeannie Li 坦言:「因为它(蒙娜丽莎)很出名,因为那个神秘的笑容,还有,因为我看过『达尔文密码』。」畅销小说家 Dan Brown 的名著,成为吸引她朝圣的一大动力。

然而,现场大约还有 150 人拥挤于这幅名画之前,不是拍摄这幅作品,就是拍摄他们跟这幅作品的合照,让她感到大煞风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 Scott Reyburn 形容,这正好说明数码时代下,大众观赏艺术的模式已有转变。比起聚精会神地注视真迹,拍照才是整个过程最主要的体验。

Scott Reyburn 引用英国评论家 John Berger 的 70 年代经典名作「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指:「画作的真正意义不再存在于画作之上,它们的意义已改为在传递中产生。」其论述放在今日这个数码化和机械复制年代,仍然贴切。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