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说,老北京的春节专指一天——立春日。现在过的所谓春节,那时候叫做“元旦”或者“新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使用民国纪年,并废除阴历,采用公历,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取消农历的“元旦”。政令下达后,推行起来困难重重。袁世凯就任总统后,批准将阴历的元旦,定为“春节”,并于1914年实施。袁世凯还批准将端午定为夏节,中秋定为秋节,冬至定为冬节,从此,中国有了两个新年:公历的元旦,农历的新年。
现在的春节,很多年轻人追求“放松”。殊不知,春节和除夕的本意,绝不是这样。一年一次的“元旦”,它的主要内容是:迎新。
百姓人家,最常见的是把屋子院子打扫一新,连被褥都要晾晒干净,锅碗瓢盆、茶壶茶碗祭器也得擦拭洁净,讲究的人家窗户纸也换成新的,有玻璃的,玻璃也得擦拭一新,这些俗称“里外三新”;人们还要穿新衣,俗称“里面三新”。除此之外,还要置买一些鲜花点缀,大众家庭,买的价钱低,比如水仙、迎春花,花费不多,放屋里嫩绿喜人,能让人捕捉到春的气息。
即便是没钱的家庭,也会想法子“新”起来。比如把剩下的蒜瓣、萝卜根和大白菜根,放进深口盘中,半个月左右,自会长出青青的蒜苗、结出米粒般大小微紫的萝卜花骨朵和浅黄的白菜花。有钱人自然出手阔绰,买回按自己绘制的图样制作的苏州盆景,岭南的三尺金橘树,杭州的腊梅。价格固然不菲,可确实真有所得。
迎新,更不可缺春联,贴春联,不能使用俗气铜臭气的句子。春联都是主人的抒情或者是主人新年立志,我小时候见过一副,至今记着,写的是“自省自立勤耕耘”,“积德积福厚收获”。我以为,这就是老北京的春节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