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粤剧名伶黄少梅: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星腔”传唱

2017-03-13 10:26:14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广州3月12日电题:粤剧名伶黄少梅: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星腔”传唱

中新网记者李凌

70年余年前的广州,骑楼成行、长街悠悠。每到夜幕降临,长寿路上乐善戏院里的开场锣鼓便敲响,咿咿呀呀的唱曲声透过木质窗棂传了出来,年幼的黄少梅牵着父亲的手,早早就候在戏院门口,等着“打戏钉”。街灯昏黄、月光如水,看戏、听曲,这样的夜,成为小少梅最快乐的时光。

近日,这位从艺70年、粤曲“星腔”流派第三代传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感叹,“‘星腔’很受海外华人的青睐,但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传唱,这是我最感欣慰的事。”

三更起身练长音

“愁人怕见月冷冰霜,极凄凉,叹缘悭我心伤。”13岁的黄少梅正在家中有板有眼地学唱着粤剧“星腔”创始人小明星的经典曲目《秋坟》,恰巧被路过的邻居阿伯听到,在阿伯的牵线下,黄少梅得以师从“星腔”第二代传人李少芳学艺。

黄少梅(右)和师父李少芳受访者提供

“挨打倒是不会,我师父人好,但挨骂就是平常事。”黄少梅回忆,刚学戏时,每天凌晨3时就得起床吊嗓子、练长音,学习基本功。

旧时的粤曲,基本没有曲谱,完全靠师父言传身教。但师父只示范两遍,徒弟必须靠领悟力和勤奋,“听两遍哪里就学得会了,唱不出来,自然就会被师父骂。”为了不被师父骂,也因着自己对粤曲的一腔热爱,黄少梅学戏非常刻苦,一年后,便可登台表演。

少女粤港展歌喉

1946年,14岁的黄少梅进入广州华南茶楼开始了演艺生涯。因年纪还小,每次登台演唱都低垂着头,完全不敢看台下的观众。

豆蔻年华的黄少梅肤白貌美,齐肩卷发上束一条鲜艳的蝴蝶结发带,穿上合身的旗袍在台上一展歌喉,活脱脱又一位小明星。唱得有了经验后,她跟随李少芳前往香港,先后在高升、先施、莲香等多间大茶座表演。

师父常以舞台经验教授后辈,这让黄少梅受益匪浅。为采纳各家经典,黄少梅还先后向失明老艺人梁鸿学习南音、向梁以忠、王者师、梁巨洵等名师学艺,全面提升艺术素养。不论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音乐,黄少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元素,并从中吸收“营养”,加上自己长期不断的登台实践,逐步形成以了“星腔”为基础,同时又有自身特点的平喉唱腔,20多岁便创作出名曲《王十朋祭江》。

“粤曲演唱,最重要的是以情传声、声随情转,只有有感情的演唱,才能打动人心。”黄少梅清唱着示范,尽管已是85岁高龄,但音色悦耳、情感饱满。低眉婉转间,依稀看到她当年台上的风采。

20多岁的黄少梅成为广东曲艺剧团台柱受访者提供

“星腔”流传海内外

上世纪50年代,黄少梅成为广东曲艺剧团的一员,再后来,又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这是天差地别的待遇,以前是被人瞧不起的戏子,后来是为人民服务的演员。”黄少梅说,从艺70多年来,她随团去过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演出;曾代表广州曲艺界接待前苏联领导人;曾参加第一届中国曲艺汇演,在北京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那些年,黄少梅每年要唱400多场。

1986年,黄少梅在广州市平安戏院举办了个人从艺40周年独唱会,演出盛况空前,场场满座,80多位港澳“铁杆粉丝”为观看演出干脆在广州住了下来,2元人民币的戏票被人炒到75元仍一票难求。新时代唱片公司在戏院进行了现场录音,制作出来的卡带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更连续翻版了3次。

作为“星腔”传人,黄少梅演唱的《子建会洛神》、《王十朋祭江》、《瀛台恨》等,成为传唱甚广的曲目,去英国演出时,有些从来没有来过广州的华人戏迷,一见便认出了她。

艺无止境不停息

为弘扬“星腔”艺术,她努力培养接班人,先后收了莫少鹰、梁玉嵘、梁妙珠等9名正式弟子。1992年,黄少梅从广东音乐曲艺团退休,之后全身心投入到辅导徒弟和从事粤曲普及的工作中。

如今,黄少梅依旧每天都看《梨园飘香》,听听音乐、唱唱曲。她说,“艺无止境、集思广益、专注艺术,永不停息”这十六个字是她从艺70年最大的感受,也是送给后辈的经验之谈。(完)

关键词:黄少梅粤剧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