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五音戏的新时期传承与发展

2018-05-02 09:08:35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五音戏是流行于山东鲁中地区,以章丘、历城和淄博为中心的地方戏,属于以板腔变化体为主的独有剧种。历经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其传统剧目已多达160余部。1935年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率领五人组成的戏班(当时的演出被称作“五人班”),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六张唱片,受到百代公司的盛赞,并赠送写有“五音泰斗”的金字匾额一块,五音戏由此得名,并以此名行于世。2006年5月20日,被誉为“戏曲话化石”的五音戏,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与诸多的地方剧种一样,五音戏传承发展也陷入了瓶颈。观众流失是最主要的表现。地方戏曲的唱腔均以方言为主,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听不懂纯粹的、地道的方言唱词,给观剧带来了显而易见的障碍。而一些不恰当的创新伤害了戏剧音律之美,使得一些老观众也失去了观剧兴趣。传统唱腔的现代化编创,虽然打破了旧有曲牌模式化的“陈腔滥调”,但也丧失了一些独有腔韵的“意味深长”。比如“云遮月”唱腔,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然而经过现代化的配器,人声腔调被宏大的、类似交响乐的伴奏音乐掩盖,观众完全无法品味出其中的味道。所以创编过程中,配乐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显得异常重要,它关系着五音戏灵魂魅力的保存问题。

优秀成熟的创作、表演人才的匮乏,是各艺术门类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小剧种,五音戏所面临的境遇更加险峻。除了上述原因,故事老套不吸引人、表现形式落伍陈旧、从业者发展前途堪忧等问题,都是越来越少人问津五音戏的缘由。加之地域性限制使得后备力量断层,剧种发展无疑受限。

关键词:五音戏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