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除了吃饺子、放烟花、贴窗花、看春晚,今年的春节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1月16日至22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华文化促进会、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及中华网将合作打造一场特色小年活动——“文化天桥•艺术新春”时尚民艺生活周,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广大北京市民提供欢度新春新方式。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将在此次民艺生活周上为大家进行和香古法展示与香文化介绍的民艺人——侯建霞,活动现场她和团队将带领大家从制泥、刻模、合料等做一系列的制香体验。
采访侯建霞的那天,不知道是北京持续雾霾的第几日,总之每遇此类天气,总觉时间难熬的很,于我而言,雾霾着实影响心情。于是,就这么闷闷地走进了侯建霞的工作室。待坐定之后,环顾四周,看着屋里的布局摆设,闻着屋里的淡淡柔香,深吸两口气,慢啜一口茶,心情好似一下子平复了不少。侯建霞脸带微笑静静地看着,“是不是放松多了。”我尴尬一笑,她接着说,“好多人都说过即便再烦闷,一进我这门就静下来了。看来,我当初选择的和现在做的,还是有点用的。”侯建霞依旧是微微笑着,目光投向了摆在案桌上的各类香品。
恋香
按照侯建霞的回忆,打儿时起,她便极其迷恋香味,只不过,不似其他的女孩子对香水的收集癖,大自然的花香味、草香味以及各类食材的天然香味,才是她的心头宠。看到野花、野草,幼年的她经常忍不住俯身低头嗅上一嗅,然后闭眼回味其中的美好。
小时候的贪恋被侯建霞归结为女孩子的臭美,真正接触和走入香文化则被其形容为因缘际会。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侯建霞接触到了沉香,熟悉的香味让其一下子打开了回忆之门,“这种香味我闻过,小时候家里的抽屉里就有。”侯建霞笃信,冥冥中有力量把她向香文化的道路上指引。
制香
随着对传统香文化越来越深入的接触,侯建霞更加对香着迷入心,“我觉得这东西有根,而我要寻它的根。”直至发现丹鼎崂山派的制香手法“全手十三法”,随之钻研后承袭了下来,到她已是第四代传人,侯建霞觉得她寻到了根,“清末时期,我的祖师爷创立了三味香道,‘一曰尊天,二曰敬人,三曰悦己’,‘尊天’即奉天为神,‘敬人’教导人学会待人以礼,‘悦己’则引导人追求自我的身心愉悦,这也是我们做和生香所秉承的主线条。”
至于为何取名“和生香”,侯建霞坦言因为承袭的传统古法,而东方传统中常言“天人合一”、“政通人和”、“和合而生”……制香所用的各类原料也讲求一个“和”字,什么东西能在一起,什么东西不能在一起,都有讲究,和人一样,它们也讲一个缘分,“我们希望香与用香人自身融合在一起,而后自然和谐地散发出其独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