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至22日, 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华文化促进会、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及中华网共同打造的“文化天桥·艺术新春”时尚民艺生活周即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启动,将会给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民艺、阅读与时尚融合的文化盛宴。届时,已经创立342年的锡雕品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王工坊·锡雕】将在本次时尚民艺生活周上展示当代锡雕生活艺术品,值得一提的是,被业界称为鲁王工坊锡雕“新贵”的朱延安先生将在民艺周上展演锡雕技艺。
莱芜锡雕甲天下,鲁王工坊铸乾坤。今年是鲁王工坊创立342周年,也是其锡雕作品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的第102个年头。从莱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历史走向今天、走向未来,鲁王工坊传承着国宝工艺,更传承着文化与使命。辉煌犹在,品牌闪亮,传承人如何开辟未来?为此,中华网记者独家采访了鲁王工坊锡雕“新贵”朱延安先生。
朱延安先生师从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千钧。作为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王千钧老师的得意门徒,朱延安先生经过多年的学艺生涯,在老师的引领下将锡雕艺术生活化、日常化。
鲁王工坊锡雕艺术是中国3000年矿冶文化的遗存与升华。
中国的锡文化源于商周,盛于明清,鲁王工坊是中国锡雕文化的一面旗帜,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锡雕品牌,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谈到鲁王工坊锡雕的历史时,朱延安先生还给我们讲了一则典故:明清年间,民间的锡雕工艺就已经形成了规模,具文字记载,山东莱芜锡制品的开创者始于公元1676年。 “鲁王工坊锡雕”以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独具一格而著称于世,并受到朝延的垂青,成为贡品。曲阜博物馆珍藏的部分锡制品,是乾隆为女儿出嫁时专门定制的嫁妆之一,史料记载为“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鲁王工坊锡雕以其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成为了稀世珍品。这些传统器具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用品,成为了承载历史,凸显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是研究本土文化审美观及其特征的重要标本。
“把锡雕做活了,是锡雕的最高境界,所谓活就是要让作品有灵魂,而不只是一件冷冰冰的锡疙瘩。”这是王千钧老师常对朱延安说的话。要赋予一块金属以灵魂谈何容易,因为有灵魂的作品必定是技术、思想与情感的结晶。
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千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