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除了吃饺子、放烟花、贴窗花、看春晚,今年的春节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1月16日至22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华文化促进会、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及中华网将合作打造一场特色小年活动——“文化天桥•艺术新春”时尚民艺生活周,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广大北京市民提供欢度新春新方式。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将在此次民艺生活周上为大家进行中式传统首饰介绍的民艺人——刘琳,活动现场她将带领大家进行中国结和璎珞的制作体验,亲身感受中式首饰之美。
“非物遗工艺衍生品开发独立设计师,亚洲珠宝联合会副会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成员,麟珠宝品牌创始人,多项实用新型外观专利拥有者,钧瓷首饰创始人……”刘琳身上有很多标签,足够让与其同龄的人羡慕,只是对此她不愿多言,于外,她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手作人。
“半路出家”的手作人
对面的刘琳的语速很快,讲她的设计理念、灵感构思,讲的头头是道,不是她“自曝”,很难想到她不是专业学珠宝设计的人。“我是一个门外汉,最早是做金融的噢。”她机灵一笑,我方才知道,07年以前的她一直活跃于金融界,且已在某投资公司做到了副总的职位,“大概08年左右,我受邀开始管理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投资基金Motif艺术基金和艺术资产管理公司。那个时候手里管理的钱上达十几个亿,虽然工作做得很漂亮,可除了资本的积累,这些并没有让我有更多的快乐,改变的契机还要感谢舅妈家的猫。”
刘琳笑说,虽然她心里想转行,却一直未能下定决心,直到有一天给舅妈打电话,说了自己不再想做投资的想法,在被反问想做什么的时候,她脱口而出了首饰设计,原以为会遭到一番嘲笑,没想到舅妈“举双手赞同”,并“命令”她必须做好,“舅妈说了,做不好都对不起她们家的猫。”原来,小时候的刘琳,经常喜欢给舅妈家的猫挂首饰,按照舅妈的说法,就是那些首饰挂死了她家的三只猫。当然这是舅妈的一番玩笑,不过,恰是这番玩笑促使刘琳走上了首饰设计之路,并由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成立麟珠宝、麟手作到钧瓷首饰再到民艺策展人,刘琳在手作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越走越多元。
做有灵魂的首饰
虽道是“半路出家”,真正进入到创作,刘琳一点都不马虎,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赋予每一款作品以生命,寄一份情,藏一个故事。在她看来,首饰的美不在于周围镶嵌有多少价格昂贵的稀有珍宝,更多的是其内在的灵魂。
“珠宝首饰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会根据客户的性格、气场做针对性的设计,出来的首饰真的就会带上客户本人的印记,它是有生命的。”她拿出自己随身所带的一件首饰,“表面看起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皮饰,仔细去看你会发现它上面有很多的棱角,实际上这里面包裹着的是一块祖母绿,那些棱角也纯粹是这块石头的棱角。”这是刘琳做给自己的首饰,“以前的我很张扬,现在就尽可能的内敛,把那些棱棱角角包裹起来,但并不是消失了,真正走进我内心的人会发现,我的坚持、我的理念都还在,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了。”刘琳觉得,这件首饰很好地诠释了她目前的状态。
看着很多人去追求卡地亚、百达翡丽等各种大牌,刘琳表示不理解,朋友让她推荐首饰,她从来都是说不要看材质、价格,适合你的才属于你。她曾受朋友所托设计一款婚戒,朋友的要求是“最好”,这个最好如何理解,刘琳说不出来,但肯定不是最贵。最后,她设计出的这款戒指,一部分是象牙,一部分是小叶紫檀,两部分仿照榫卯结构相扣,才成一个整戒。“他跟爱人两个都是极有个性的人,小叶紫檀和象牙代表夫妻双方,榫卯相扣象征结合,恰好这两种材质会互相渲染,也象征着婚姻中的两个人相互影响,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戒指最终获得了朋友夫妇的一致认可,“你说这个东西的价值和它的价格有关系吗,我觉得没有,但它肯定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还会跟随他们的婚姻不断成长。”
传统文化是个让人“词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