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综合)东汉学者刘熙说:锦字右边为帛,表明其为丝织品,而左从金旁,因为其贵重如金。这真是对“锦”的最佳解释。按专家的说法,锦(Brocade)是一种用彩色经、纬丝线多重交织而成各种图案纹样的高级丝织品,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品织造技术的最高水平。锦的出现很早,在先秦时的《礼记》、《诗经》中就有多篇描写织锦的华贵。而蜀地“蚕丛古国”的悠久传统,却孕育出了蜀锦这样的瑰宝。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以来,蜀锦就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是中国斐声世界的著名产品。早在先秦时期,蜀锦就通过由成都经东南亚至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以后在长逾两千年的时间中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珍品。
锦城是由“锦官城”演化而来。“锦官城”在汉代成都城西南郊,是当时锦的织造和管理机构所在。南朝刘宋时任豫《益州记》中记载:“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成都城南外的河流,秦汉时称为流江,古代在锦织成后要洗濯其中,色彩才能鲜明,濯于他江则不好,流江亦由此有“锦江”之誉,又名“濯锦江”。再由此推演,成都又出现了“锦里”、“锦楼”、“濯锦桥”、“濯锦楼”、“雪锦楼”、“锦官楼”、“锦官坊”、“锦官门”等城坊名或古迹。从此,锦与“锦江”、“锦城”等成为成都的象征与代称,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反复吟咏的意味与诗篇,唐代李白《登锦城散花楼》吟“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之句,杜甫咏“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又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宋人陆游唱“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清人杨锐则叹“锦官城里暂停鞍,红粉楼头独倚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