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明代南京宦官在墓前设置神道石刻的情形,至迟在弘治年间就已出现,据清代南京南郊聚宝山出土的南京司礼监左监丞梁端寿藏铭记载,弘治七年(1494),年届九十岁的宦官梁端就在为自己建造的墓前设置石门、石兽。
随着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礼法纲制愈发松弛,如明代张瀚《松窗梦语》卷七《风俗记》云:“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律令严明,人遵画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不复知有明禁,群相蹈之。如翡翠珠冠、龙凤服饰,惟皇后、王妃始得为服。命妇礼冠,四品以上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抹金事件。衣大袖衫,五品以上用纻丝绫罗,六品以下用绫罗缎绢,皆有限制。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具体到宦官而言,明代制度规定,一品的宦官才可以佩戴玉带,但明中叶以来太监墓一向都不乏使用玉带随葬的情形。
由此来看,在宦官势力最为炙手可热的正德年间,宦官墓前拥有神道石刻,甚至在神道石兽中出现只有帝王陵寝或郡王墓才有的瑞兽形象——麒麟,都是礼法纲制愈发松弛的必然结果,其实是并不让人意外的。邵磊(考古学者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