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整部电影的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为期一年的三段旅行,从意大利到印度,再到印度尼西亚,翻拍自其人的同名自传体小说。其实,这里的故事与《托斯卡纳艳阳下》有很大部分是重叠的,中年女性,失婚,流落异国,身心平衡与生活秩序亟待重建……
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女主角像我们身边不少都会女性一样,空虚、肤浅、自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她所选择旅行方式风雅得令人生厌,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花钱找罪受,比如说,跑到印度的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修行,每天早晨三四点起床,吃淡而无味的素食,跪着擦地板,吟诵经文数个小时……但我们又无法因为这一点而责备她,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想无比任性的出走一次,把生活规划、生活的意义与理想放置一边,只是舒舒服服去外面绕一圈,重新感知个体生命的存在,仅此而已。
《沙漠女王》(2015)
由沃纳·赫尔佐格执导、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沙漠女王》,还原了著名女性探险家葛图德·贝尔(Gertrude Bell)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之间的多段中东探经历。葛图德·贝尔身兼探险家、作家、间谍、外交家多重身份,她撰写过很多有关中东地区考古、建筑、文化、人民的著作,而她一生中完成的两件最著名得壮举,莫过于一战期间帮助英国情报部门策动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后协助英国成立伊拉克王国,帮助阿拉伯王子费萨尔当上国王,因为这两件事,她成了“成就了伊拉克的女人”。
赫尔佐格以接近纪录片的叙述风格徐徐推进剧情,不急于剖白人物内心,在一次次出发与回归、受困与脱险的经历带出女主角渐进式的成长。受限于篇幅,影片来不及铺开葛图德·贝尔生命的其他维度,因而只能围绕旅途与爱情两点发力,将其刻画为一个在乱世中随心所欲的逐梦者。
《蓝调女牛仔》(1994)
说到女性公路电影,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末路狂花》这部标杆之作,之后可能就是《伴你闯天涯》、《潇洒有晴天》之类有效仿之嫌的作品。《蓝调女牛仔》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类,由格斯·范·桑特掌镜,根据汤姆·罗宾斯(Tom Robbins)1976年发表的小说《蓝调女牛仔》改变而成。
它说的是来自弗吉尼亚的身体有缺陷的女孩茜茜·汉克肖,在搭便车穿越美国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光怪陆离的人和事。原著颇有魔幻色彩,故事脉络复杂且不容易被读者理解,电影虽然以延绵不尽的公路、湛蓝的天空为背景展开,收起了包括同志之爱在内的部分情节,但风格依然怪异离奇,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同样由乌玛瑟曼主演的的另一部邪典电影《粗俗小说》。可以肯定的是,片中传递的女性主义思想看似粗暴简单却颇有意思,故事绝不无聊。另外,加拿大女歌手、女性主义者凯西·达恩·兰为本片贡献的出色配乐也是一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