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三块广告牌》奥斯卡之争:走偏的“政治正确”讨论

2018-03-15 09:17:21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校园屠杀然而,还不控枪? 为什么,Marco Rubio?

相比于那些生拉硬拽才能与当下美国政治风向扯上干系的奥斯卡提名作品相比,《三块广告牌》(或许还有《华盛顿邮报》[The Post])无疑是最为直接且直白地对现实政治有所讽喻的作品。

但是,我们能够就此说《三块广告牌》是一部关于“意识形态/女性/反抗/白左”的电影么?恐怕也不然。

得奖:走偏的意识形态电影批评

不知从何时开始,意识形态电影批评成为了包括影评人在内的很多人手中的影评利器。无论是作为好莱坞主流的自由派,还是作为好莱坞少数保守右翼的梅尔·吉普森(Mel Gibson)、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乃至肤色、性别、枪支、堕胎等等话题,都成为了(中国)影评人和观众给好莱坞打分的重要标准。在讨论奥斯卡时,更是“政治正确”、“左翼意识形态”、“美国主流价值”、“种族平衡”等词汇满天飞。事实上,大部分电影爱好者已经能够通过题材、类型、资历、肤色性别、前哨战情况、场外新闻——当然,或许还有“影片质量”——精准地预测出大多数奖项的归属。

但是,泛滥的“意识形态批评”已经让这种方法的边际效用逐渐趋近于零了。似乎只要抛出几个词,就能一针见血地把一部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拆解成各个元素:这个是满足奥斯卡表演奖的,那个是打种族牌、LGBT牌的,主题是为了迎合美式主旋律,致敬是为了让评委们会心一笑,长镜头是需要一个彰显技术的宣传点......似乎这些电影拍出来不是为了赚钱,而仅仅就是为了得奥斯卡奖,或是为了满足个别的观影人群一样。

不是说“意识形态批评”无效了,事实恰恰相反,要理解一部电影在社会中引起了怎样的反响、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反响,“意识形态批评”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但问题是,如果这样的批评仅仅是给一部电影贴上了“白左”、“政治正确”、“女性”标签的话,那么阿尔都塞赐予我们的这柄批评利器,未免也廉价得宛如一把玩具水枪。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